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僵屍網站才走 僵屍APP又來
http://www.CRNTT.com   2017-12-28 23:46:49


  登錄某政務APP,界面一片空白;瀏覽某政務微信、微博認證賬號,早已停止更新……今年5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政務信息系統整合共享實施方案》,明確治理“僵屍網站”“僵屍APP”等的時間表,要求在10月底前基本完成清理工作。記者近日調查發現,政府“僵屍網站”未走遠,“僵屍APP”又來了。

  在電子政務迅速發展的背景下,部分政務平台搭建起來卻沒有真正使用好,少數地方政府和部門甚至以行政攤派、強行推廣、篡改數據等手段,打造“手機上的政績工程”。

前期“燒錢”開發後期運營懈怠

  政務平台本是向群衆宣傳政策、溝通民情、提供服務的有效渠道,但一些地方在前期耗費財力、人力大搞開發,後期卻疏於管理和維護,導致運營不善。

  記者在手機應用上輸入“雲上”搜索,立刻出現大量政務客戶端,但很多都顯示“少於1萬次安裝”。有網友留言批評:“信息量太少”“頁面根本打不開,閃退!”

  以貴州某縣2015年4月上綫的黨政客戶端為例,其簡介為“為您提供權威、准確、及時的新聞資訊,同時還具有網上辦事、生活資訊等強大的便民服務功能”。

  然而,記者安裝後發現,裡面除了一張風景圖片外,沒有任何內容。與此相似,該縣扶貧辦的微信賬號,從9月後就再無更新。

  “很多這類客戶端都是‘僵屍端’,想想前期的巨大投入,實在讓人心疼。”說起目前正在管理的一堆端口,曾為某省多個政府部門開發網站和客戶端的一位工作人員連連搖頭。

  與政務微博和微信相比,政務APP往往耗資不菲。國內使用安卓操作系統的手機有很多種,蘋果的IOS系統也有不同版本和大小屏幕問題,再加上人力成本上升、政務服務和安全性能要求較高,這就導致政務APP開發成本較高。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