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全國碳市場“三步走”路綫圖啓動
http://www.CRNTT.com   2018-01-02 18:42:25


 
  能源基金會中國低碳轉型項目主任劉爽認為,碳排放權交易體系與其他能源氣候政策的融合,將是下一步的關鍵。例如與目前正在進行的電力市場化改革之間的關系,是決定碳排放權交易體系成功與否的關鍵。如果當前的電價管制機制保持不變,將很難建立起有效的碳定價影響傳導機制,向電力消費者發送價格信號,最終有損利用市場手段促進行業減排的設計初衷。

  綠色金融也是備受關注的一個方面。去年七部委發布了構建綠色金融體系的指導意見,在之前開展碳交易試點的地區,金融機構參與并推出了多種碳金融產品,例如碳排放權期貨、碳期權等。在試點階段,有試點省市放開了個人參與碳交易,進行配額買賣。

  李高表示,支持在碳市場平穩運行的基礎上,適度開展金融創新。但他強調,碳市場本質是一個政策性市場,碳金融的發展也要服務於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政策目標。碳市場運行起來以後,碳價主要是由市場決定,受配額供求關系和減排成本的影響。

  國泰君安分析報告表示,碳市場將逐漸從全國現貨市場交易向期貨市場發展。全國碳市場初期以現貨市場為主,交易規模約為12億-80億元/年;全國碳市場自2017年啓動至2019年年末,均屬於初始運行期,碳價可能會相對較低,約在30元-100元/噸之間,預計未來逐步由現貨交易向期貨交易過渡,碳期貨市場規模在600億-4000億元/年。2017年上半年碳資產單價有所回落,隨著全國碳交易市場啓動,未來碳交易的理想價值相對當前交易價格有大幅上升空間。(來源:經濟參考報 記者:王璐)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