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公交站被雪壓塌”到底原因何在
http://www.CRNTT.com   2018-01-13 22:43:23


  自1月2日開始,我國中東部大部地區出現今年首次大範圍雨雪天氣,這也是入冬以來我國範圍最大、強度最強的一次降雪過程。據報道,4日上午9時許,合肥望江路衛崗公交站及其以西多個公交站被雪壓倒,致使多人受傷。有消息稱1人已死亡。

  這輪雨雪天氣,不同地方的人感受不同。在西北某地,久旱的人們盼望著大雪降臨,甚至采取了人工增雪措施。而在合肥,卻似乎迎來一場災禍。這場雪帶來了傷痛。

  來襲的這場雪確實不小,但安徽氣象台對此并非沒有預報。可惜,不斷加碼的預警,并沒有阻止多個公交站坍塌。合肥坍塌的站台多為BRT公交站。一般來說,相比於普通站台,BRT公交站對施工質量會有更高的要求,安全系數也應該更高。然而這一次,出問題最多的恰恰是本應更安全的BRT公交站,這顯然不符合人們的認知。而且,報道顯示,其中有的公交站台才剛剛建成一年,有的還不足半年。如此新的公交站,大雪一壓就塌,到底原因何在?其材料是否合格、設計是否合理、施工是否規範,還需有關部門深入調查,給公衆一個詳細而有說服力的答案。

  人們想知道,合肥這些公交站在設計時,是否考慮過“雪荷載”這個因素?這是一種建築學術語。在建築設計上,我國對房頂的雪荷載有規定,按說,像公交站這樣的公共設施,也應該考慮雪荷載。雖說大雪暴雪天氣經常出現在北方,但從網上查詢可知,2012年以及更早時候,合肥就曾下過暴雪。

  公交站作為一個城市重要的公共設施,其設計、施工、材料是否合格,日常檢修維護是否到位,直接關乎公共安全。從這個角度來說,“公交站被雪壓塌”是對合肥城市公共安全、公共管理的一次考問: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這一事故?還有多少公共設施經不起暴雪考驗?希望此次事故,能讓合肥對所有公交站的安全性進行全面“體檢”。也希望其他城市能吸取教訓,莫讓類似的悲劇重演。(來源:半島都市報 作者:馮海寧)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