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英國著名物理學家斯蒂芬•霍金在位於劍橋的家中去世,享年76歲。
霍金去世的消息也在朋友圈中刷屏,人們紛紛悼念、惋惜。有網友深情寫下:“人生給了他一個黑洞,他給了人類一片星空。”也有人在思索:當一代傳奇人物謝幕之後,我們又該如何更好地紀念他?
在衆多的國人心目裡,這位大洋彼岸的科學家是一位“大師”。科研上,他在宇宙和黑洞研究等領域做出了突破性貢獻。生活中,他由於患罕見的運動神經元病,全身肌肉逐漸萎縮,最後只有幾根手指能動,連說話也只能靠特制的聲音合成裝置,但仍堅持研究。應該說,他學術上的輝煌成就是一筆寶藏,值得後人深入挖掘;而他精神層面的驚人力量,則給世人以巨大的鼓舞。
就霍金在科普方面的影響力而言,近年來可謂無人能出其右者。1988年他出版《時間簡史》,解釋了諸多天文物理學理論。這本書被譯成40餘種文字,出版逾1000萬册,堪稱“銷量僅次於聖經的幾本書之一”,也是科普類影響力最大的書。在《時間簡史》的序言中,他幽默地交代了自己的患病過程,既沒有渲染悲壯,也沒有刻意勵志。讀者看到的絕不僅僅是一個科學家的名號,還是一位風趣而達觀的長者。霍金的睿智也助推了該書的暢銷,進而在全球領域擴展了讀者的知識,提升了人們的科學素養。
這一方面,霍金給我們的啓示是,科學家不應缺席科普。因為對很多科學家來說,科普的影響力未必不如學術著作。這樣的科普名著,除去《時間簡史》之外,還有法布爾的《昆蟲記》,以及華羅庚那本薄薄的《運籌學》,都讓人們記憶猶新,也產生了深遠影響。畢竟,科學要發展,科研與科普是兩個輪子,缺一不可。尤其是在當下,科學技術對現實的影響與日俱增,公民的科學素養,不僅關乎個人的生活品質,還影響到社會的發展水平,乃至國家的綜合國力。這就需要更多的科學家,主動承擔起科普的責任,而非只是躲在象牙塔和實驗室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