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機構改革,順應時代的螺旋式上升
http://www.CRNTT.com   2018-03-19 15:19:41


 
  改革是探索未知的過程,對規律的認識和把握,需要在實踐中不斷摸索。1982年,國務院各部門從100個減為61個,人員編制從原來的5.1萬人減為3萬人。但由於當時經濟體制改革的重點在農村,對於行政管理沒有提出全面變革的要求,所以政府機構和人員都沒有真正減下來,不久後又呈膨脹趨勢。1993年政府機構改革的一項重要改革任務是壓縮甚至撤銷工業專業經濟部門,但從實踐看,機械電子部和能源部本來是1988年改革由多個部門合并而來的,那一次又被拆成機械部和電子部、電力部和煤炭部。其間的分分合合,有形勢變化的原因,更有對客觀規律認識的曲折。其中有些部門機構的“反複”,不是簡單的“翻燒餅”,而是一種螺旋式上升。

  進入新時代的中國,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是必然要求,面對社會主要矛盾的深刻變化,面對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迫切需要,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下決心解決多年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問題”的時機已經成熟。與以往機構改革主要涉及政府機構和行政體制不同,今年啓動的這次機構改革是全面的改革,包括黨、政府、人大、政協、司法、群團、社會組織、事業單位、跨軍地,中央和地方各層級機構。僅就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看,也充分體現了不回避權力和利益調整的革命性特點,目標直指對現有的傳統既得利益進行整合,重塑新的利益格局。

  機構改革是一個過程,不會一蹴而就,也不會一勞永逸。“知難而進,志在必成”,上下同心,我們一定能啃下那些最硬的骨頭。堅持問題導向,突出重點領域,建成適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要求的黨和國家機構職能體系這一目標,肯定能够實現。(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人民日報評論員)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