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何以農村成酒駕“重災區”
http://www.CRNTT.com   2018-04-16 14:40:27


  需要指出,農村地區成為酒駕、醉駕違法的“重災區”,并非河北的“特產”,而是各地都有的“景觀”。不難發現,隨著醉駕入刑,違法成本提高,“開車了”已經成為城市居民拒酒的“尚方寶劍”,但在農村,尤其是偏遠縣鄉,“沒人管”和“沒有事”仍是勸駕駛人喝酒的托詞,直接造成農村酒駕現象較城市更為嚴重,以致成為“重災區”。

  在農村地區,“無酒不成宴”,喝酒成為表達禮節和情誼的象征,駕駛人磨不開親朋勸酒的“面子”,往往將交通安全和法律法規拋在腦後,各種傳統節日和廟會期間,成為酒駕事故的多發期。

  同時,由於農村地廣而警力不足,加之相關交管設備跟不上,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酒駕“沒人管”的情況。但酒駕的危害并不以有沒有交警查為標准,酒駕醉駕一旦引發交通事故,大多都會造成車毀人亡的慘劇,給駕車人和乘車人的家庭以及社會帶來危害。

  農村地區有些道路路況較差,彎道多,加上行人、畜力車及摩托車、三輪車等各種類型車混行,飲酒後駕駛機動車發生事故的可能性更大。據此前公安部交管局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摩托車醉酒駕駛一度占到全國查處醉酒駕駛機動車犯罪行為總量的四成左右,其中很大比例發生在農村,豈能“沒有事”?

  本質上,駕駛人交通安全和法律法規意識淡薄,對酒駕問題的嚴重性、危害性認識不深,仍然是農村酒駕多發的主因。駕駛人認為自己是一農民,沒有“丟飯碗”的危險,酒後駕駛只要不是醉酒,頂多就是處罰了事。加之農村交通監管薄弱給不少人酒後駕駛以可乘之機,久而久之助長了駕駛人的僥幸心理,致使農村酒駕問題愈演愈烈。

  無論如何,酒駕既違法更危險,害人害己,絕不能放任農村地區成酒駕“重災區”。這除了要針對農村特點進行有效引導,讓群衆切實認識到酒駕的危害,還必須創新機制,加大宣傳力度,多部門聯動,齊抓共管,從源頭破解農村酒駕難題。一方面要繼續擴大農村地區交警和派出所聯勤機制,結合農村特點,科學配置警力,采取“常查處、小集中、大整治”的方式,掃除監管盲區,解決“沒人管”的現實問題。另一方面要深入開展宣傳教育,改變群衆“沒有事”的錯誤認識。同時,要落實好、發揮好基層組織的作用,通過組織群衆學習,發動群衆相互監督,走出一條交警指導、群衆自治的新路子,進一步預防和減少酒駕發生。(來源:陝西日報 作者:張國棟 本文略有删節)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