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最高法支持消費者維權 “全額罰息”將明顯失去合法性
http://www.CRNTT.com   2018-06-11 11:53:30


 
  “全額罰息”在國內外皆有之,但國內銀行在信息上不透明,亦很少履行賬單結算方面的告知義務。是不是被“全額罰息”,持卡人不知道;如何計算罰息,持卡人更是無從得知。結果信用卡“全額罰息”成了一些銀行的重要收入來源,而消費者成了銀行信用卡的冤大頭。

  必須承認,很多信用卡持卡人在向銀行申請信用卡時都知道雙方合同中“全額罰息”條款的存在,但這并不能證明“全額罰息”的合法性。法律專家認為,“全額罰息”條款是銀行單方起草的格式合同,消費者不可能就此與銀行討價還價,實際上就是“霸王條款”。

  現在最高法准備支持持卡人的維權訴求,但就算《關於審理銀行卡民事糾紛案件若幹問題的規定》如願獲得通過并實施,持卡人打官司有了撑腰的,但這裡有一個前提,就是持卡人必須跑到法院打官司。司法具有被動的特點,如果不打官司,最高法再好的規定也只是寫在紙上。

最好是監管部門直接把它取消掉

  在中國,有多少人願意像《今日說法》主持人李曉東那樣為兩三百塊錢的罰息將銀行告上法庭呢?李曉東打官司明確是出於公益的目的。全額罰息是一個月一個月產生和扣付的,一般人每月消費有限,產出和被扣的“全額罰息”自然也有限,訴諸法律的可能性也更小。銀行就算抱著一種等你告上法庭的心態,也會收取“全額罰息”如故。

  這就出現了一個悖論:最高法不支持“全額罰息”,而法律上似乎又沒有明文禁止銀行收取“全額罰息”。

  看來,要真正叫停銀行“全額罰息”條款,我國的立法還要精細化,監管也要跟上現實。以前,銀行還在向信用卡持卡人收取“全額罰息”之外,再按最低還款額還款不足部分收取滯納金。由於社會上反對聲音強大,去年央行叫停了這種滯納金。隨著最高法宣布不支持“全額罰息”,“全額罰息”將明顯失去合法性,最好的結果是監管部門直接把它取消掉。(來源:長江日報 長江日報評論員:楊於澤)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