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電商定制”價廉未必物美
http://www.CRNTT.com   2018-06-13 22:57:52


  隨著網購的普及,不少消費者已經很少去綫下實體店,不管是家電、服裝,還是數碼、酒水,都選擇在網上購買,連走親訪友的禮品也直接在網上下單。許多消費者表示,“幾乎同樣的東西,網上便宜許多”,尤其是一些“電商定制版”,標明比綫下同款的商品配置更高。那麼事實真是這樣嗎?調查顯示,家電配置服裝材料均縮水,往往價廉并不物美。

【觀察】“低價劣質”代名詞

  “電商專供”,顧名思義就是“專供電商渠道”之意。我們理解電商綫上的成本控制,電商要增強價格優勢、走低價促銷路綫沒有錯,但不能為了所謂的成本而丟掉了質量和信譽。

  不可否認,“電商專供”產品比實體店便宜,這是商家合謀的一種策略,很大程度上滿足了互聯網消費人群的多元化、個性化需求,這是好事一件。然而,如何解決“電商專供”商品存在“低價劣質”問題,這是拋給電商們的一道善治考題。在生意場上,離開了質量,銷售則無從談起。不論是綫上還是綫下,商家不要因為價低而忽略了質量。想要長期經營下去,必須在質量保證上下工夫。雖然說是“一分價錢一分貨”,“電商專供”商品也不應總是價格較低而品質稍遜的商品,這種“低價劣質”的銷售策略并非長久之計,長此下去必會自損招牌,得不償失。

  提及“電商專供”,不由得讓筆者想起了“德國制造”。曾是廉價與質量差的“德國制造”,以其精良的工藝樹起了自己的金字招牌,在當今世界華麗轉身般贏得了極高的美譽度。反觀國內的“電商專供”商品,即便無法媲美“德國制造”,但中國制造也已不再是劣質的代名詞。“電商專供”商品要想摘去“低價劣質”這頂帽子,是時候反思一下自身的問題,多一些為消費者提供物美價廉的商品。

  因此,建議商家在宣傳“電商專供”時,盡量厘清與綫下銷售的產品區別,讓消費者明確其產品差異,知道差別所在,在這樣的前提下讓消費者自願選擇購買,才談得上是滿足消費者多元化需求。唯有如此,“電商專供”才不會成為“低價劣質”代名詞。 黃春景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