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普吉島事故給“自由行產品”敲警鐘
http://www.CRNTT.com   2018-07-10 19:14:04


  背景:近日,文化和旅游部要求在綫旅游企業和平台、旅行社開展緊急排查,下架一批不合格自助游產品。這是在7月5日泰國普吉島海域重大游船傾覆事故後,相關部門對招攬自由行游客的OTA(在綫旅游平台)及旅行社開展的針對性治理。

  新京報發表楊勁鬆的觀點:在此次普吉島事件中,通過OTA平台預訂自由行產品的游客占絕大多數。127名游客中,僅飛豬、攜程、懶貓等就有121人,其中遇難或失蹤的人數高達34人。在普吉島事件中,暴露出OTA平台對涉水旅游活動的風險提示不足、目的地服務特別是旅游交通的安全監管空置、行中安全措施無效等一系列亂象。風暴天氣游船照樣出行,經營者漠然以對,游客茫然無知;登船後沒有監管所有人穿戴救生衣,兒童也沒有專用救生衣……資本趨利無可厚非,但是趨利的前提應該有底綫。旅游安全則是不可逾越的底綫。所以,接下來,還是需要突出OTA平台的責任,督促其建立風險管理和優化內部控制,要求其對游客可能遇到的各種風險因素進行識別、分析、評估。在此基礎上要求OTA平台做到及時提供關鍵信息、掌控關鍵環節,提供關鍵幫助,并能够持續風險監測,及時預警,有效應對。OTA平台不能僅僅只做信息和交易的中間商,其有責任對所售旅游產品進行安全審查,并建立相應的安全評價、提醒等機制。近年來,每年都有不少中國游客在東南亞國家溺亡,再加上此次普吉島翻船事故,火爆的東南亞旅游與各個環節安全意識的淡薄形成了強烈的反差。OTA平台強化安全意識,加強對自助游產品的審核,是其不可回避的責任。

  小蔣隨想:相對於“跟團游”中旅行社全程安排游客游覽,導游和領隊負有較多服務責任;向自由行游客兜售單個游覽項目的商家(往往是網絡旅游平台),在運營中與游客的關系很鬆散,項目接待都交由“地接”人員。在後一種模式中,游客自由玩耍,電商鬆心賺錢,二者似乎各得其所,但透過普吉島沉船事件,其中蘊含的嚴重隱患,實在需要痛定思痛,亡羊補牢。必須指出,自由行產品也是一種產品,自由是指它的游覽方式比“跟團”靈活,卻不意味著產品應有的安全性、服務的可靠性被降低。本例中,在綫旅游平台缺少對產品風險的提示,不跟蹤當地的天氣狀況,不監督“地接”的安全保障,收了游客的錢後,完全是“大撒把”姿態,無論如何都是一種責任棄守。從另一個角度看,多個在綫旅游平台都提供相同的自助游產品、皆不重視服務的安全性,說明“不安全旅游項目”具有同質化趨向,各家旅游平台可能更多是在拼價格,其他卻“顧不上”。以犧牲安全、放棄管理換取低價,發生重大安全事故,職能部門不可能坐視不理,後續追責不可或缺。這起慘劇也給更多中國游客提了醒,從衆心理會導致茫然,降低自己的判斷力,面對風大浪急或明顯隱患,該說不時別猶豫。游客對自由行產品提出更高要求,行政部門強化監管,也會倒逼商家提升服務水平。(來源:人民網)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