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28個部門聯合懲戒,這回醫鬧者該知道痛了
http://www.CRNTT.com   2018-10-19 16:58:55


  10月16日,國家發改委、人民銀行、衛健委、公安部、人社部、商務部、最高人民法院等28個部門聯合印發了《關於對嚴重危害正常醫療秩序的失信行為責任人實施聯合懲戒合作備忘錄》的通知,將對實施或參與涉醫違法犯罪活動,被公安機關處以行政拘留以上處罰,或被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的嚴重危害正常醫療秩序的自然人實施聯合懲戒。

  近幾年來,醫鬧行為時有發生,甚至有暴力傷醫乃至殺醫的極端惡性事件。如前幾天,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婦產科醫生就被患者家屬暴力傷害,引發廣泛關注。在醫鬧現象多發的背景下,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懲戒醫鬧行為,必將導致醫護行業人人自危,導致雙輸局面。由相關部門對醫鬧行為實施聯合懲戒,顯然有助提高醫鬧者的作惡成本,促進和諧醫患關系的形成。

  衆所周知,醫療屬於專業性極強的行業,這讓很多醫療知識匱乏的患者在信息不對稱格局下,容易對醫生的診療方式、手段、結果產生懷疑。特別是,一些患者對醫療技術懷有不切實際的幻想,對醫護人員要求過度,稍有不滿,便將惡氣撒向無辜的醫護人員。還有患者將醫療結果的不理想歸咎於醫護人員的失職和“暗箱操作”,進而報複醫護人員,實施侮辱、恐嚇、毆打等行為。

  殊不知,絕大多數醫護人員以救死扶傷為天職,幾乎沒有醫生希望患者的疾病越治越嚴重,也很少有醫護人員故意產生差錯,制造醫療事故。而且,在醫患糾紛中,法律法規傾向於保護處於弱勢的患者權益,如只要醫生未盡到診療義務,違規操作,隱匿、銷毀、篡改病歷資料的,就應對患者的損害承擔賠償責任。

  遺憾的是,一些患者或家屬在與醫護人員溝通不暢或訴求未滿足,或者出現傷亡結果時,充滿偏見、情緒乃至仇視,對醫護人員的正常行為進行“有罪推定”,進而戾氣迸發,訴諸暴力。還有患方在糾紛發生後,摒棄正常的解決渠道,采取圍堵、哄鬧、打砸、侮辱、毆打等方式發洩怨氣、索要高額賠償。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