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對於基因編輯嬰兒我們爭議的是什麼?
http://www.CRNTT.com   2018-11-30 23:07:12


 
  但似乎能力增強和缺陷預防之間的界限也并不是涇渭分明。我們的人性足以支撑基因編輯所帶來的各種可能性嗎?類似的問題恰好在前段時間尤瓦爾•赫拉利攜作品《未來簡史》來中國的時候,就被討論過。只不過《未來簡史》討論的範圍更廣,既包括生物技術,也包括人工智能,他甚至預言科學正讓人類向“神人”邁進。

  當時人民日報海外版微信公衆號“俠客島”對其專訪時,有一個探討我仍印象深刻,大意是此前對伴侶說愛你一輩子是指餘生的三十年、五十年,頂多是一百年,而如果人類在技術下,這個餘生變成了兩百年、三百年,或者是五百年,那又該當如何?兩個人綁在一起這麼久,會不會太恐怖?這個有點無厘頭的思考或許可以說明,即便是美好的愛情,面對技術帶來的顛覆性改變也會不知所措,何況其他所有方面?我們的人性,或者說現階段的我們,有能力接受這種“福利”嗎?

  如果說21世紀是生命科學的世紀,那我們人類本體就從未離科學如此之近。這或許也是這個新聞能够引發全民關注的原因,科學不是廟堂之高和江湖之遠,而是和我們息息相關。正因如此,各界的驚悚才應被正視,“盒子”是如何被打開的,又該如何關上,都應該由頂層設計來調查述說和完成。(來源:濟南時報 作者:熊苗)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