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國首例“基因編輯嬰兒”犯了多少倫理大忌
http://www.CRNTT.com   2018-11-30 23:09:34


 
  但現在研究中透露的結果已經讓人擔憂:在試驗中,只有超過44%的胚胎編輯有效。這也意味著,這一基因剪刀CRISPR/Cas9具有很大的不可靠性,可能脫靶。

  具體到免疫艾滋病基因編輯嬰兒上,就有可能對編輯CCR5基因(靶基因)脫靶。而且,脫靶後,即便當時能檢測出來,也可能會浪費很多的胚胎,給病人和家庭帶來巨大的痛苦。

  但是,如果不能當時檢測出來,到嬰兒長大後,就有可能導致嚴重的遺傳病或危及其生命。而且,基因剪刀CRISPR/Cas9的脫靶現象已經為中外大量研究所證明,估計為40%-70%。

  另一方面,對於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還有一個重大的理論陷阱,即選擇修改CCR5基因是否就可以完全避免艾滋病病毒攻擊人體的T細胞。

  對人的研究發現,具有CCR5基因變異的群體固然受艾滋病病毒的感染比例較少,但在動物試驗中不具有這一效果。而且,即便是人,也并不意味著CCR5基因變異能確保百分之百不患艾滋病。所以,建立在改變CCR5基因之上的基因編輯嬰兒是否能完全預防艾滋病,也需進行更多的檢驗。

  同時,另一個重大問題是,理論上,既然可以基因編輯嬰兒以防艾滋病,也必然可以基因編輯嬰兒防治癌症等其他疾病,如此一來,編輯嬰兒創造超人也并非不可能。

  但如果這一選擇獲得人類社會的認同,那麼,事先需要的還是訂立倫理和法律,以避免未來社會淪為超人統治一般人的社會。這可能才是全社會最擔憂的地方。(來源:新京報 作者:張田勘)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