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故宮裡鬧元宵,讓傳統文化回歸生活
http://www.CRNTT.com   2019-02-21 23:10:19


 
  事實上,傳統節慶不僅僅意味著吃喝,而且是一個文化系統。比如在除夕,圍繞包餃子,就要求一家人分工合作,以餃子為紐帶,在協作之中進行情感交流,體驗天倫之樂。在吃喝之外,還有著層次豐富的其他禮儀和文化內涵。此次故宮的“紫禁城裡過大年”展覽活動,就以“祈福迎祥、祭祖行孝、敦親睦族、勤政親賢、游藝行樂、歡天喜地”六大主題,來全面展現清代宮廷的過年習俗。其中“吃喝”所占的比重并不大。如果在當下的社會生活和家庭生活中,過年也能包含更多的節慶活動,蘊含更多節慶文化內容,年節的魅力指數、社會效益和文化效益無疑都會大大提高。

  傳統文化回歸當下生活,還面臨著傳統文化如何與現代生活方式,以及現代人的思想觀念互相調適、互相融合的問題。傳統文化并非孤立存在,而是與傳統社會的經濟、政治和社會制度互相調適的結果。當社會已經步入現代,傳統文化就面臨著揚棄和重新闡釋的任務。從東亞一些發達國家,比如日本、韓國的歷史經驗來看,傳統儒家文化能够找到與現代文明的融合之道。在經濟、科技和社會形態都高度現代化的東京,在社區組織、公共生活、鄰裡互動、節慶民俗等方面,都保留著濃重的傳統色彩。傳統與現代互相輝映、相得益彰。

  探索傳統與現代的融合之道,這一任務也擺在文化機構、文化學者的面前。故宮不但保存著豐富的、以文物為形態的固化文化,其對節慶民俗這種活化形態的傳統文化也具有很強的研究和闡釋能力。當故宮把目光投向過年、元宵等傳統民俗,它其實還可以更進一步,那就是對這些傳統民俗、傳統文化進行符合現代文明的揚棄和闡發,使傳統文化得以與當下生活互相調適、水乳交融,既實現傳統文化的傳承發展,也為當下的現代文明建設增加來自歷史的獨特貢獻。(來源:光明日報 作者:封壽炎)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