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湖南叫停檳榔廣告背後:冠名地方春晚 成當地納稅大戶
http://www.CRNTT.com   2019-03-15 20:52:33


 
  湖南,這個并不生產檳榔果的省份,卻是檳榔產業的發展與消費重點區域,也是口腔癌的重災區。

  2017年,刊登於《中國牙科研究雜志》的一篇《預測檳榔在中國誘發口腔癌人數及產生的醫療負擔》論文,采集了長沙市包括湘雅醫院、湘雅二院、湖南省腫瘤醫院在內的五家大型綜合性醫院和腫瘤專科醫院的口腔癌患者數據。文章顯示,在過去12年裡,長沙市5家醫院的口腔癌病例呈現迅速增長的趨勢。從2005年的305例,增長到2016年的2108例,總數已達11882例。

  檳榔王國的“割臉人”,面對的是手術治療以及艱苦的放療化療,并且超過半數以上的患者治療後會因複發而死亡,五年生存率約為50%。如果慶幸存活下來,他們將帶著永久性損傷的面貌和嚴重的口腔功能障礙,在病痛的折磨下走入未來的日子。

  禍源就是一顆拇指大小的黑色果子。

  檳榔因為咀嚼時的快感令人上癮,同時其中所含的生物碱、檳榔鞣質、檳榔特異性亞硝胺和活性氧等成分含有細胞毒性、遺傳毒性甚至直接致癌性。粗糙的纖維會通過與口腔黏膜的摩擦造成口腔黏膜局部損傷。

  2013年,由央視發起了一輪關於“檳榔致癌”的聲討,直接令湖南檳榔行業遭受重擊。這股妖風也波及到以檳榔入藥的A股上市制藥企業。天津中新藥業、北京同仁堂、哈藥股份等多家企業股票集體下跌,中新藥業甚至跌停。

  輿論在數月後被擺平。央視財經改口稱致癌言論無科學依據,事態得到了平息。

  湖南省口腔醫學會會長、中南大學口腔癌前病變研究所所長翦新春,在2014年發表的論文《檳榔致癌物質與口腔癌》中寫到,“咀嚼檳榔可引起口腔黏膜下纖維化(以下簡稱OSF),OSF是一種癌前病變,經過長期的慢性病理過程可惡變為口腔癌。”

  檳榔與OSF之間有複雜的病理關系。并非所有嚼檳榔的人都會得該病,并不是得OSF的患者都會惡化成口腔癌。湘雅二院口腔頜面外科主治醫師賀智晶曾向媒體表示,“吃檳榔的人多了,得OSF的人自然就會多,而OSF病人癌變率遠遠高於正常人群,要讓這部分人意識到問題的嚴重程度”。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