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市消協發布“大數據殺熟”問題調查結果
http://www.CRNTT.com   2019-04-01 16:31:05


  被人們普遍認為的“大數據殺熟”是否真的存在?這一針對不同消費者的特定“推送”存在哪些特征?昨天,北京市消費者協會發布了“大數據殺熟”問題調查結果。結論顯示被人們普遍認為存在的“大數據殺熟”現象,在實際體驗調查中問題并不明顯,由於其存在的複雜性和隱蔽性,維權舉證存在困難。

體驗調查覆蓋5種新型網絡消費領域

  據了解,本次調查主要包括問卷調查、輿情采集和體驗調查三種方式。體驗調查的57個樣本涉及在綫旅游、網絡購物、網絡外賣、網絡購票、網絡約車等5種新型網絡消費的14個消費者常用的APP或網站,調查模擬消費者同時利用新老用戶賬號購買同一種產品或服務,完成57個體驗樣本。攜程、去哪兒、滴滴出行、淘票票等都在體驗調查之列。

  報告顯示,2名體驗人員同時通過飛豬旅行網預訂麗楓酒店•昌平體育館店的同一天高級大床房,老用戶的房費不含早餐291元1間,而新用戶的房費不含早餐286元1間,另享受4元買立減優惠,實際為282元1間。體驗結果發現,同一房間新老用戶標價不同,優惠也不同,老用戶價格高且不享受優惠。同時,在去哪兒網的體驗中,有1家酒店,不同用戶享受優惠不同,最終新用戶比老用戶價格便宜。

五成被調查者表示曾遭遇“大數據殺熟”

  在主觀問卷調查方面顯示,88.32%的被調查者認為“大數據殺熟”現象普遍或很普遍,有56.92%的被調查者表示有過被“大數據殺熟”的經歷。同時,被調查者認為網購平台、在綫旅游和網約車等消費“大數據殺熟”問題最多,在綫旅游高居榜首。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