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相對小衆的玩偶消費形式,在今年中秋節前後突然就火了。
9月15日,盲盒二手交易在閑魚已經形成千萬級產業的消息突然曝出,“最受歡迎盲盒漲價39倍”“用戶僅靠轉賣盲盒1年淨賺10萬元”,一時間盲盒就成了炒鞋之後,又一種既不失新奇又看起來相當暴利的投資方式,吸引大批投資者關注。
不過,盲盒是好的投資標的嗎?還是只是一種由興趣愛好衍生出來的玩物?
實際上,相比炒鞋甚至炒股、炒房這些可以直接評估產品價值的投資物,由於購買前不能知曉盒內產品價值等因素,炒盲盒實際更像是一種利用人們好奇心和逐利性的“賭博”。
有人耗費上萬元買盲盒,結果卻是“沒有買到一個想要的”。
炒鞋不如炒盲盒?
玩了五六年盲盒的何麗最近有點忙,她所在的QQ群突然湧進不少帶著問題的新人,盡管不知道這些提問者從何而來,她們幾個老玩家還是“天天解釋給進來問的人聽”。
這是一個盲盒玩家的交流群,同時也是一個交換、買賣盲盒的平台。和盲盒本身一樣,最初它們并不那麼引人注意,只不過是少數愛好者消費、收藏玩偶的一種方式。
而盲盒之所以叫做盲盒,在於其外包裝不標注任何產品信息,消費者打開盒子以後才能知道自己買到了什麼玩偶。這種類似於抽獎的消費方式最早由日本傳入國內,其中的一個標志性事件發生在2014年,日本Dreams株式會社設計的SonyAngel系列娃娃,在這一年以盲盒的售賣方式進入中國市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