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拆門簾”“一米綫”:精准防控也需“綉花功夫”
http://www.CRNTT.com   2020-02-25 19:55:58


延慶區政務服務中心劃定“一米線”安全距離。(圖片來源:延慶區供圖)
  2月22日下午,北京市疫情防控工作第二十八場新聞發布會上,北京衛健委新聞發言人高小俊介紹,北京加強醫療機構的防疫工作,要求全市醫療機構拆除門簾,推廣排隊“一米綫”。

  其實不僅是醫療機構,2月22日,新京報記者走訪部分商場超市發現,以往厚重的防寒門簾和透明塑料門簾已經不見蹤影,手動大門保持全開狀態;在收銀、排隊區域增設了“一米綫”,部分場所將“一米綫”延長至“一米半”。

  目前,拐點未至,形勢依然嚴峻,“外防輸入、內防擴散”仍是北京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疫情防控不容鬆懈,但也得看到,無論是心態上還是行動上,公衆總要向著正常生活緩慢回歸。

  在這時候,一方面要繼續做好引導工作,延續“非必須不出門”的要求。另一方面,就是做好“精准防控”的文章,盡可能降低公共場所風險。這就需要從細節著眼、從小事著手。

  對於醫院來說,除了防止接觸感染,摘掉門簾還能便於室內通風,有效稀釋和排放病菌,減小醫院內部集聚感染的風險。

  至於“一米綫”,則更是細節之處的“相互保全”。特殊時期,“距離產生美”。留足安全距離,既是自我保護,也是向對方表達善意。

  超市結賬、不凑熱鬧;排隊拿藥,留足一米;同上電梯,一人一角;食堂相遇,笑而不語——在“口罩文明”之外,“一米綫”也正逐漸成為一道文明綫、防控“金綫”。

  如果說,在疫情發生初期,需要一系列硬核舉措來強力切斷病毒;那麼到了現在,則更多需要從細節入手,以“精准防控”鞏固前期防控成果。這既需要相關行政管理部門的積極指導,也需要醫院、商超等機構盡快落實,更需要廣大市民的理解配合。疫情是一場全社會的大考,我們都是考生,每個人的成績既關乎自我健康,也關系整場考試的秩序。同心協力,方能決戰決勝。(來源:新京報 作者:孟然)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