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懸崖村搬遷,決戰脫貧攻堅的縮影
http://www.CRNTT.com   2020-05-18 17:10:50


5月13日,在四川省昭覺縣南坪社區安置點,村民某色達體(左)和妻子在新家陽台上遠眺。
  背景:5月12日,四川涼山“懸崖村”——涼山州昭覺縣支爾莫鄉阿土列爾村,迎來歷史時刻:當日起至5月14日,全村84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將陸續搬遷至縣城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之後,經雙向選擇,青壯年可自願留在“懸崖村”參與旅游項目開發。

  小蔣隨想:2016年5月,媒體報道了“懸崖村”的故事。該村位於懸崖之上,通向外界的“懸崖路”落差數百米,要攀爬藤梯進出,尤其是村裡的娃娃們背著書包爬藤梯上下學的驚險畫面,讓人揪心不已。引發社會關注後,當年11月,一架鋼制新梯代替了老藤梯。村裡還接通了通訊信號,孩子們住進寄宿學校,部分村民靠賣土特產增收……

  上述變化固然是積極的,但村民進出依然要爬懸崖,高危并未改變,出行依然困難。在惡劣的自然條件下,進一步改變“懸崖村”的貧困狀況,面臨各種困難。

  精准扶貧,貴在精准。因地制宜,因地施策,一村一策,甚至一戶一策,才能取得較好效果。“懸崖村”原生環境不宜居,各種設施嚴重不足,要在原地扶持,不僅投入巨大,而且效果可能事倍功半。實踐證明,整體易地搬遷是脫貧攻堅的一種有效“戰術”。將村民遷至基礎條件較好的地方,生活改善立竿見影,發展前景也更開闊。當然,這需要地方政府下決心投入,離不開扶貧幹部細致工作,有賴於村民積極配合。

  為實現“懸崖村”整體易地搬遷,當地規劃、建設、協調、安置所克服的困難不難想象。安置房人均25平方米,配備基本家具,據悉每戶交款1萬元封頂,搬遷村民由衷地露出笑臉。還有村民專門到山腳下的河中洗澡,用這種特殊的方式,與故土告別。“我要幹幹淨淨地搬新家”,表達了對新生活的憧憬。

  “懸崖村”搬遷是一個裡程碑,也是一個新起點。“搬得出,穩得住”才是易地搬遷成功的關鍵,扶貧的根本是“授人以漁”、培養“造血能力”。所以,村民未來的生活與發展,還需要扶貧工作者持續關注,努力扶上馬送一程。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