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教師組織小學生應援背後的失控飯圈:隱私被販賣,刷榜成生意
http://www.CRNTT.com   2020-05-19 14:40:29


 
  常江向南都記者表示,網絡話語暴力發生在不同領域內,并不是飯圈特有的,“我們應該反思和批判的是暴力行為本身,而不是對不同的群體貼標簽、污名化。”

  事實上,“飯圈”并非只有不理智的追星故事。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飯圈女孩曾因馳援湖北的驚人行動力備受贊譽。

  平時習慣於打榜、投票、控評、反黑的粉圈女孩們在互聯網上組織捐贈活動時訓練有素,在關鍵時刻顯現出爆發力。譬如,1月21日晚,成立有一年半、專門組織公益活動的“朱一龍公益應援個站”20多分鐘就籌集到善款178286.26元,全部購置口罩、酒精棉片、洗手液送往疫區。

  在此次抗疫過程中,微博上的募捐平台@微公益開通了“抗擊肺炎,馳援捐助”專題,公開數據顯示,截至2月5日15時,在榜單的前100名中,有66%的“一起捐”發起者都是飯圈組織及個人,這些飯圈女孩發起的“一起捐”活動籌得善款占“一起捐”捐款總額的88%。

  此外,南都記者從多位粉絲處了解到,追星背後,也有准則。

  “作為粉絲我們堅決反對(教師讓學生應援)這種行為。”23歲的小慕是肖戰的粉絲,也是某師範大學的准畢業生,她告訴南都記者,自己十分明白教師的職責所在,這一行為“毋庸置疑”是錯誤的。

  “風波過後,學校教育局等相關機構對教師加強管理,身處飯圈的追星女孩們也應當敲響警鐘,理智追星吧。每個人應該為自己的言行負責,這樣才會對自己、對偶像起到更良好的作用,才能優化粉圈環境。”小慕說。

  也有粉絲,享受著在追星過程提升自己。

  王源個人粉絲應援站騎士站曾應援能力在粉絲圈內頗有名氣。騎士站的主力蘇蘇曾告訴南都記者,她的本職工作是廣告從業者,但也從追星中學到不少東西。比如籌備偶像生日應援的前期,粉絲站內成員會首先進行大量頭腦風暴。初選創意方案之後,需要和相關的媒介如廣告投放媒體初步溝通。在確定執行的可能性後,一個項目才能正式確定下來。接著,便是具體操作,如審批談判等。“前後草擬的文件大概近百份。最後做下來,負責溝通的站員都在自我調侃,將來再也不怕任何談判和文書審批了”。

  “我覺得觀察飯圈能學到蠻多東西,一些粉絲經濟模式在工作中和品牌客戶溝通科普,他們都覺得很新鮮。追星這個領域,早就不是大家理解的那麼膚淺了。”蘇蘇說。(來源:南方都市報 記者:封聰穎、吳佳靈、諸未靜)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