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誰該道歉?
http://www.CRNTT.com   2020-12-09 17:46:10


 
  誠然,接連多地出現的新增本土病例為各地疫情常態化防控提了醒——防疫遠未到可以鬆弦之時,這其中當然包括對公民自覺性的要求。但是常態化下的自覺性,并不是對符合年輕人生活特征的日常活動進行嚴格的自我限制。諸如趙某行動軌跡中的商場、美甲店、麻辣燙店、酒吧等,從某種程度上說,是年輕人活動軌跡中的“共性”,也從側面反映出疫情常態化防控下的經濟活力和“人間煙火”。至於可能會影響到多少人,這是防疫部門通過充分的流調,及時到位的防控措施可掌控的結果,部分地區的“動態清零”也為這種結果的掌控性提供了經驗和心態上的借鑒。

  於此,加之趙某“不知情地被感染”、工作屬性以及配合防疫工作的客觀事實下,讓她為病毒傳播承擔全部責任從而承受“網暴”是偏見,缺乏起碼人文關懷和善意。偏見者應當反思,因偏見而對趙某進行攻擊者理應道歉。

  如果說偏見者有失善意,那麼借此窺私而進行私德審判者則逾越了邊界。姓名連個“某”字都不帶、家庭住址詳細到門牌號、身份證號碼未打碼.......這是趙某的私人信息在網絡中流傳的狀態。對所謂私德的惡意調侃不僅讓輿論“歪樓”,也逾越了道德的邊界;而洩露個人信息之舉更是涉嫌違法。中國《傳染病防治法》第十二條明確規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醫療機構不得洩露涉及個人隱私的有關信息、資料”。《治安管理處罰法》《網絡安全法》等相關法規也對個人洩露這類信息作出規制。目前成都公安針對“病例趙某個人隱私疑被洩露”一事已展開調查。洩露趙某個人信息者一經查清,應承擔責任。這些私德“審判者”應當反省,更應道歉。

  “希望大家也能理解我”——這是趙某文中的最後一句話。請不要忘記,她是一名新冠疫情的受害者,更是成都一名20歲的普通女孩。(來源:文匯報 作者:蘇展)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