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著追著,你發現果然“剪輯”過的劇更香。終於,短視頻平台上的“影視二次創作”內容把版權方逼到集體發聲的地步。
上周末,中國三大長視頻平台、70家影視公司、行業協會等機構發布聯合聲明,呼籲短視頻平台和公衆賬號生產運營者尊重原創、保護版權,未經授權不得使用影視作品侵權創作,并將對侵權行為依法追責。
在這份長長的維權名單裡,愛奇藝、騰訊視頻、優酷、芒果TV等長視頻平台一一在列,還包括盛產熱劇的正午陽光、耀客傳媒、新麗傳媒、華策影視等知名影視公司。沒了它們的“一手”劇集,所謂的剪輯、切條、搬運等“二次創作”將無路可走。
情到深處自然濃。這些“濃縮”的作品背後,作者用心極深。有的鞭辟入裡直擊要害,有的深入淺出風趣幽默,有的則是針對CP黨等特定受衆定向投食各取所取。他們截取了痛點、爆點、爽點,將一部影視劇的精華進行有效提煉,放大了戲劇效果,渲染了主觀情緒,滿足了差異化受衆,極大地實現了碎片時間裡的追劇自由。
爽過就是看過。這是短視頻對長視頻最大的威脅。微博追劇、抖音追劇,當一部完整的劇被碎片化,只需要足够多的衝突點,只要有足够多的能喚起共鳴的華章和細節,那些所謂的故事完整性、人物的立體性,已經沒有那麼多人在意了。
這是長短之爭,也是流量之爭,更是利益之爭。長視頻重金打造精品,卻委屈“只為他人做嫁衣”,短視頻蹭著版權的擦邊球,僥幸“前人栽樹後人乘涼”。短視頻無法替代完整劇集的文化價值和體驗,卻能帶來新的熱度、流量、話題。以至於在巨大的紅利面前,長劇集也會用短視頻宣發,寄希望於傳播渠道多元化,內容傳播載體的更迭,實現自我價值的最大化。
而短視頻平台的崛起,再次激化了矛盾,也把“二次創作”推向了另一個新高潮。來勢汹汹的競爭對手,攜帶著被濃縮、被節選,甚至被惡搞、被解構顛覆的內容,有了越來越多的粉絲之後,也擁有了充足的市場基因,它們跳脫出曾經的“追劇神器”,衍生出複雜的產業鏈,以此緩解自己的“變現焦慮”,或許會對內容行業的生態產生更大的影響。而這一天,已經不遠。
“知識嗷嗷豐富,嗓音賊拉炫酷。光一個背影往那一杵,就能吸引粉絲無數。”這是大家熟知的“劉老師說電影”裡的劉老師。這些年,經由劉老師、老邪、low君、蟲哥等點撥,一大批劇集深入人心。遺憾的是,它們中只有一少部分有一天會被人完整地觀看,而大多數停留在觀衆眼前的時間可能只有3分鐘。(來源:北京商報 北京商報評論員:陶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