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關愛明天守護成長 打造未成年人保護新格局
http://www.CRNTT.com   2021-06-03 19:03:53


  2021年6月1日起,修訂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以下簡稱“兩法”)正式實施。此次修訂涵蓋了哪些方面?檢察機關在此期間進行了哪些探索?如何防止未成年人過度沉迷網絡?記者采訪了四位專家和檢察官,解讀“兩法”修訂的變化與亮點。

未檢公益訴訟從“等外探索”變為“法定之責”

  筆者注意到,修訂後“兩法”中出現了28次“檢察”,未成年人保護法的不少新規定也吸納了近年來未成年人檢察工作的有益探索,推動實現未檢公益訴訟從“等外探索”變為“法定之責”。

  最高人民檢察院第九檢察廳檢察官宋丹告訴記者,最高人民檢察院針對未成年人保護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陸續出台了一系列司法解釋和規範性文件,各地也陸續形成更多可複制的經驗、模式。

  比如,2020年5月,最高檢與國家監委、公安部等部門出台《關於建立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強制報告制度的意見(試行)》,推動解決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發現難、發現晚的問題。同年8月,最高檢聯合教育部、公安部出台《關於建立教職員工准入查詢性侵違法犯罪信息制度的意見》,加強性侵未成年人犯罪源頭預防,將“大灰狼”堵在校門之外。“這兩項制度意見都被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在第十一條、第六十二條上升為法律制度。”宋丹介紹。

“十項職責”“十一項禁止”細化監護責任

  近年來,未成年人保護和少年司法發展迅速,檢察機關“莎姐”團隊從最初的7人發展到現在的上千人,在全國已經形成了頗有影響力的全民普法未檢品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