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央提“三次分配”,怎麼看?怎麼幹?
http://www.CRNTT.com   2021-08-24 18:32:48


  8月17日召開的中央財經委員會會議提到三次分配,引發社會廣泛關注。這次會議提到三次分配有什麼重要意義?釋放什麼重要信號?又如何做好這項工作?圍繞這些熱點問題,中國經濟網記者采訪多了多位專家學者。

什麼是第三次分配?

  會議指出,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在高質量發展中促進共同富裕,正確處理效率和公平的關系,構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協調配套的基礎性制度安排。

  這并不是中央首次提到三次分配。2019年,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重視發揮第三次分配作用,發展慈善等社會公益事業。2020年,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再次提出,要發揮第三次分配作用,發展慈善事業,改善收入和財富分配格局。

  收入分配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問題,關系人民群衆切身利益,關系改革發展穩定大局。與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相比,三次分配在概念內涵、分配參與者和分配價值取向等方面有鮮明特點。

  早在1994年,著名經濟學家、北京大學教授厲以寧就在《股份制與現代市場經濟》中提出“三次分配”。他表示,通過市場實現的收入分配,被稱為“第一次分配”;通過政府調節而進行的分配,被稱為“第二次分配”;個人出於自願,在習慣與道德的影響下把可支配收入的一部分或大部分捐贈出去,可稱為“第三次分配”。

  學習時報在2020年1月刊載的《第三次分配:內涵、特點及政策體系》一文中指出,“第三次”并不是指在時序上一定要發生在初次分配、再分配之後,實踐中三者是互相交錯并行不悖的;有的志願勞動與初次分配同時發生,有的捐贈發生在再分配之前而獲得稅收減免。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