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拉閘限電”背後“棋局”沒那麼複雜
http://www.CRNTT.com   2021-10-12 23:38:24


 
  西方語境下的另一局“大棋”,則是用“殺敵一千自損八百”來形容中國是用斷電的方式來報複澳煤,致使“百姓苦企業難”,來挑動中西對立,將純粹的經濟現象作為反擊中國的利器。

  相信稍有常識的人們都不會被這種“反智”的叙事引偏方向。但其折射出目前中國經濟和治理存在的短板和問題則不容忽視。中國經濟目前仍未渡過“三期叠加”的險灘,即增長速度“換擋期”、結構調整“陣痛期”、刺激政策“消化期”,再加上近年來新冠疫情和國際情勢丕變,當局在謀求“高質量發展”與“能效雙控”之間,出現了兩難困境。

  中國國家發改委已明確,必須堅持“限電不拉閘”,科學安排、嚴格落實有序用電,嚴禁拉閘限電。中國總理李克強9月30日在會見外國使節時表示,中國將穩定市場合理預期,維護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保證能源電力供應,保障基本民生。相信停電、限電衍生的負面輿情及反智言論很快消除。但如何解決缺電難題,如何擺脫傳統煤電產業大幅萎縮、新能源發電又無法及時填補的困局,成為必須面對的考驗。

  其實,電力供應不足不只發生在中國,歐美也正面臨電力供給端上的不足。一個反面的例子就是今年初的美國得克薩斯州大停電,因為當地遇上了極端的暴風雪天氣,太陽能和風力發電大規模減少,同時燃煤電廠也出了問題,所以造成了巨大的損失;再如,今年受極端高壓、大面積幹旱等極端天氣侵襲,歐洲大力發展的風力與水力發電量在年內驟降。

  能源結構改革絕非中國獨有,當前已經是全球面臨的共同議題,是人類文明發展和進步的重要驅動力,新能源革命的動力既源於新技術,又源於人類環境意識的覺醒與制度化。相信各國經過攜手努力,終將實現綠色經濟複蘇與能源轉型相互促進。

  “高質量發展”是中國“十四五”規劃的主綫,加快削減高能耗、高污染產業,這既是回應本國民衆期待,亦是其解決全球氣候問題履行的國際責任之一。當前的電力供應緊張是經濟發展到一定水平,特別是能源結構轉型期間出現的陣痛,其背後的“棋局”并不複雜,無非是有經濟複蘇帶來的需求因素,也有燃煤供應緊缺的市場因素,還有煤和天然氣大幅漲價的價格因素,不必作過度解讀。(來源:僑報網 作者:僑報評論員)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