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日,“暖農村大齡男被窩工程”被罵慘了。
事情的緣由,是某縣政協委員提了一個建議,希望政府重視農村大齡青年擇偶難的問題。縣民政局回複稱,將采取各項措施努力降低農村男女青年失衡的比例,其中一項為鼓勵農村女青年留在家鄉。當地新聞網站隨後發表了一篇文章,稱開展“暖農村大齡男被窩工程”很有必要。文章發出後,引起了輿論的強烈批評,後來改為“解決農村大齡男娶媳婦難”。
不管“暖被窩工程”這個字眼是文章作者自己的用詞,還是編輯修改的產物,無疑都是極不妥當的。將男女的婚戀大事簡單化為“暖被窩”,而且強調是為農村大齡男暖被窩,是對女性極大的不尊重。憑什麼女性要為男性“暖被窩”呢?女青年們也是活生生的人,有自己的感情,有自己的人格,她們不是男人的工具。要暖被窩,還是去買個暖水袋或者電熱毯吧。
但拋開這個不恰當的用詞,農村大齡男青年擇偶難的問題確實值得關注。根據青島市統計局發布的該市農村青年婚姻關系調查報告,調查人群中31-35歲未婚且無戀愛對象的,男性占比9.46%,女性占比則僅為1.89%。
之所以出現農村男性結婚更難的現象,原因之一在於1980年代以來,中國男女出生人口性別比持續升高,到2005年高達118.6,而在農村地區,這一比例更高。可以預見,在今後10年甚至更長一段時間裡,男性尤其是農村男性擇偶難問題將更加突出。這反映了人口問題爆發的滯後性與長期性,值得思忖與重視。
除了出生時男性就多於女性,後天情況也往往加劇這一差別。接受高等教育、進城務工等城鄉人口流動,使得更多女性進入城市,留在農村的男性比例則更高。根據國家統計局2019年公布的《中國婦女發展綱要(2011-2020年)》,2018年全國普通本專科在校生中,女生比重為52.5%,遠超同齡人群中的女性占比。而接受過高等教育的女性,往往都會留在城市。即使是沒有受過高等教育的女性,她們進城務工後,也更容易在城市立足。相比之下,沒有受過高等教育的農村男青年即使進城務工,也相對難以在城市落戶,婚姻問題還是要回到老家農村去解決。根據多個地區發布的農村青年婚姻關系調查報告,農村留守青年中,男性都多於女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