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手術室里全是錢”,背離了醫者仁心
http://www.CRNTT.com   2022-01-28 20:04:42


  1月26日,一張照片在網上流傳。圖片顯示,在東莞康華醫院手術室舉行的2022年終總結大會上,懸掛著一條橫幅,上面寫著“虎虎生威迎新年,手術室里全是錢”。照片傳開後,輿論一片嘩然,許多網友都對這家醫院的醫德醫風產生了強烈的懷疑。

  根據事後涉事醫院的回應,這次聚餐是手術室部分人員自發組織的,“手術室里全是錢”的說法是為了營造輕鬆的用餐氛圍。然而,不論這番話有怎樣的語境背景,本質上都是對患者的不尊重。一場場人命關天的手術,在某些醫護人員眼里竟是“搖錢樹”,這和人們眼中“有時治愈,常常幫助,總是安慰”的醫護形象相去甚遠。

  醫護人員也是普通人,也要養家糊口。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在治病救人的過程中,醫生根據手術的難易程度、技術含量獲得勞動報酬是理所應當的事,談錢并不丟人,但醫生職業之所以受到社會尊崇,正是因為醫生面對的是一條條鮮活的生命。做手術不是在流水綫上組裝零部件,不管是出於人性本能還是職業道德,醫護人員在面對病患時都應恪守醫德,盡最大努力給病人送去溫暖。如果患者在醫生眼里成了賺錢工具,人們又怎能相信這樣的醫生真會為了自己著想?

  躺在手術台上的病人除了受到病痛的折磨,還要面臨手術過程中的未知風險,醫生的一個眼神、一句撫慰,可能讓病人坦然許多。在《張文宏醫生》這本書中,有病人家屬懇求張文宏看下生病的親人,他耐心地安撫了家屬的情緒。在張文宏看來:“看一下,可以滿足病患心理上的需求,讓他們得到某種安慰。醫生有時候能够做的事情也是有限的,我們每天都會面臨這樣的無助和無奈。我們只有盡最大努力,做好自己。”

  “手術室里全是錢”之所以刺痛人們的神經,也和社會上存在的某些醫療亂象有關。個別醫院一心牟利,想方設法從病人身上榨取金錢,嚴重抹黑了醫護人員的公衆形象。2012年,廣東一醫院曾掛條幅“祝賀”住院病人超4萬人次,被公衆認為太過冷漠。還有一些醫院為了增加收入不顧醫學規律,亂看病、亂治療,自己賺得盆滿鉢滿,卻加重了病人的負擔。

  這起事件中的康華醫院,是廣東一所民營三甲醫院。其實,許多民營醫院都是正規經營、盡心竭力為病人服務的,與公立醫院并無本質不同,甚至可能經營得更好。但是,部分民營醫院“傍協和”、虛假診療、把醫生變成推銷員、忽悠病人的做法,給民衆留下了嚴重的心理陰影,也給民營醫院貼上了諸多負面標簽,造成了行業性的“信任危機”。

  目前,康華醫院已就此事向社會道歉,對相關責任人進行批評教育。“手術室里全是錢”這句話讓人聽著心寒,院方還需捫心自問,是否對得起“醫者仁心”。患者對一所醫院乃至整個醫護人員群體的印象,必然從看得見、摸得著的醫療服務中產生。如何給患者留下良好印象,加深醫患互信,是每個醫療從業者都需要思考的問題。(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作者:白毅鵬)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