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免費玩App、刷視頻能賺大錢 是餡餅還是陷阱?
http://www.CRNTT.com   2022-05-06 20:05:14


 
  對於這些行為,網信部門、網警、平台都應盡到監管責任。如果發現資金流動,可借鑒銀行在金融詐騙方面采取的措施,對於出現的異常,匯款時可以多設置一些限制程序。

  “從個人角度來講,則要謹記不要相信空手套白狼、天上掉餡餅,只要涉及資金就要多根弦,防範風險。”任國征提醒。

【關注】“賺錢App”涉嫌違反不同的法律法規

  北京大成律師事務所律師趙晶璞介紹,“賺錢APP”常見的模式包括三種:利用新投資人的錢向老投資者支付利息和短期回報,通過制造賺錢的假象騙取更多投資;注册時不要求繳納一定費用,但必須通過拉人頭方式計算返利;鼓勵用戶通過在綫任務,按照App使用時長計算收益。

  她解釋,不同模式的“賺錢App”可能涉嫌違反不同的法律法規。第一種模式之下,若App的成本及利潤大部分依靠用戶投資,進而誘導更多用戶加入投資并抬高價格,然後繼續向新用戶推廣,則屬於未經批准針對不特定對象變向吸收資金,涉嫌非法吸收公衆存款罪。第二種模式之下,App經營者推廣注册,要求已注册人員發展其他人員注册并形成上下綫關系,注册用戶多級返利、隔代返利,上下綫層級超過三級的,涉嫌構成傳銷行為。第三種模式往往配合用戶個人信息的獲取,即要求用戶注册時提供真實姓名、手機號、身份證號、地址等個人信息,用戶在綫點擊任務或轉發任務的過程中可能發生超出授權範圍收集信息,平台通過盜取、販賣、洩露用戶隱私信息等獲利。(來源:北京青年報 記者:宋霞 實習生:劉暢、劉曌元)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