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網絡不是隱匿者的狂歡之地
http://www.CRNTT.com   2022-05-10 21:00:49


  近期,網絡社交平台IP屬地功能全面上綫引發熱議。繼微博、知乎、抖音、快手、今日頭條、百家號、小紅書後,4月29日,微信也宣布即將在公衆平台展示用戶IP屬地,且用戶暫時無法主動關閉相關展示。

  網絡社交平台展示用戶的IP屬地,是基於長期以來網絡暴力、惡意造謠、無下限蹭流量等亂象頻發的現實背景。在善惡交集的網絡世界,當用戶難以對各種言論、評論者身份的真實性作出准確判斷時,展示用戶的IP屬地既邁出了正本清源的第一步,也成了撥亂反正的必要手段。

  此功能甫一上綫,就如一面照妖鏡,讓很多網絡上的牛鬼蛇神現出了原形。一些聲稱在美國、日本、韓國的博主,賬號所在地卻是在國內的河南、遼寧等地,而全國16個冒充北上廣城市資訊的博主,IP顯示其發帖地址都在湖南。顯而易見,這一功能的推出幫助用戶提升了鑒別力,在保障大衆能獲取真實有效信息的同時,也維護了網絡平台健康的秩序。

  正如硬幣之兩面,展示用戶的IP屬地也引發了不小的爭議。有部分人就認為,這一功能在一定程度上侵犯了網友的個人隱私,會導致地域歧視,使網絡失去應有的多元性和包容性。這些觀點顯然有失偏頗,畢竟,社交平台境內互聯網用戶賬號IP地址屬地信息僅標注到省(區、市),境外賬號IP地址屬地信息也僅標注到國家(地區),并未涉及個人姓名、家庭地址等更具體的信息。相形之下,網絡的隱匿性卻滋生了網民的僥幸感,也淡化了其相應的社會責任感,在法不責衆的心理助推下,個人道德感與自我約束力也隨之下降,不僅極易形成網絡暴力,更難以避免有人為利益和流量帶偏節奏。

  正如那句著名的網絡流行語所言:在互聯網上,沒人知道你是一只狗。互聯網的隱匿性雖帶來多方觀點的交集、多元思維的碰撞,卻也引發了大衆情緒的狂歡,放縱著人性之惡。從2020年杭州女子取快遞時被便利店店主造謠出軌快遞小哥,到不久前的上海女子給跑腿打賞200元被網暴跳樓事件,都讓我們看到了其弊病所在。如今,網絡社交平台展示用戶的IP屬地,正是針對這一痼疾開出的一劑良藥。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