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近40名專家跳槽同一醫院:三問醫生流動的合理性
http://www.CRNTT.com   2022-05-26 18:12:01


 
  因此,僅醫院高層管理人員、高級技術人員和其他負有保密義務的人員存在競業禁止,在當下確有商榷的必要。為了防止再次出現類似的群體無序跳槽,有針對性的縮短競業禁止時間比如三個月,從而確立普通醫生也有競業禁止的義務,或許更為合理。當然,本次事件中,醫院的學科帶頭人、高級職稱醫生未打招呼便跳槽走人,若有簽訂競業禁止協議,應該是違約了。

  競業禁止與多點執業之間是何關系?留在下一條再說。

  第三,“往上走”還是“往下走”合理?

  普通醫生也有“競業禁止”的義務,可能會與多點執業有些衝突。相關法規政策制度鼓勵醫生多點執業,其初心,其實是為了促進醫療資源的下沉,即為了鼓勵醫生到基層服務,減少優質醫療資源“往下走”的風險和成本,即有利於基層診療技術能力的提升,有利於分級醫療的落到實處,也一定程度地盤活了醫療資源。可以說,多點執業的初心,是公益性的。但人的私益,卻是“人往高出走”,這很正常,無可厚非。

  如何平衡“往上走”與“往下走”,即如何平衡公益與私益使得個人的行為更加合理更有利於“多贏”呢?一方面,符合公益性的行為,政策制度要有引導性扶持性,不僅在多點執業上要支持“往下走”,在比如“編制”“職稱評定”上,也應該更加支持“往下走”。而“往上走”,就應該更多地基於個體之間的協議約定來予以約束,這中間的關鍵,是需要通過相關法規、制度來確保協議的雙方處於平等的地位,確保各方的利益都能得到保護。

  總之,本次群體跳槽成為一個熱點話題,說明醫療改革仍有進一步深入的必要。如何更好地平衡醫生、醫院、患者、社會各方的利益得失,將是醫療改革永不過時的話題。(來源:紅網 作者:賀昊)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