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折騰”門店招牌更像面子工程
http://www.CRNTT.com   2022-07-05 19:19:00


  正常使用的門店招牌為何一而再再而三地被改來改去?據涉事商家稱,街道辦的意思是為了迎接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或許,在當地管理部門看來,大運會選手來自世界各地,很多大概率不認識漢字,拼音與英文字母相似,改成拼音店招可以方便國外大學生運動員們辨識。可殊不知,數易其版的拼音門店招牌裡壓根就沒有便捷,有的只是“折騰”。

  拼音與英文字母雖然“長相”類似,可壓根就不是同一種語言,說英語的外國運動員還真不一定讀得懂這些拼音店名。這些拼音版門店招牌,起不到任何實質性的指引標識作用,相反還容易讓這些街道、商戶丟失本土和自身特色,說到底這何嘗不是種文化不自信。

  門店招牌一改再改,顯然也是需要成本的,拆舊的換新的都需要錢,無論這錢是商戶出還是當地管理部門承擔,那都是種無端消耗與浪費,而且歸根究底還是納稅人出錢。更要緊的是,這種漢字改拼音的做法對商戶生意造成了負面影響,不倫不類、改來改去的拼音店名或許會讓很多消費者摸不著頭腦,這會讓本就受疫情影響的商戶雪上加霜。

  作為承辦世界性大型運動會的城市,在城市管理上推出更多便捷各國運動員的舉措無可厚非,可顯然不能把目光放在折騰商戶的門店招牌上,如果真怕運動員看不懂漢字消費不暢,完全可以在運動會舉辦期間組織志願者提供翻譯、引導服務。折騰商戶的門店招牌,看起來更像是浮在表面的面子工程。

  在管理部門面前,商戶往往處於弱勢地位,擁有門店招牌的他們很難做到“我的招牌我做主”,因而像拼音招牌改來改去折騰商戶的“有權任性”才會層出不窮,樣式整齊劃一毫無區分度、黑白古墓風等鬧劇不時上演。要想杜絕此類把商戶門店招牌當軟柿子捏的行為,除了責令決策、執行部門自費恢複被亂改的門店招牌外,更需要追究相關人員亂作為的責任,唯如此才有震懾作用,方能少鬧出些有權任性的瞎折騰。(來源:舜網 作者:夏熊飛 本文略有删節)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