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長江白鱘滅絕 再見只能在博物館
http://www.CRNTT.com   2022-07-28 20:51:50


 
  這兩條以尾相對的“怪魚”是什麼魚?學者對此有不同見解。有學者認為,“怪魚”是鳥的喙部和魚的組合,因此將之稱為“鳥首魚紋金帶”,并認為古史文獻中的“魚鳧”有可能是一種鳥首魚身的動物,創造和使用這種圖案的古族可能包含兩個分別以鳥和魚為標志的氏族。另有學者認為,“怪魚”的形狀及體征比較接近於白鱘,因而又將其稱為“雙鱘金帶”。

  值得一提的是,魚紋金帶在祭祀活動中有鎮壓水怪的作用,是一種祭祀法器,白鱘形象出現在金帶上,或許說明這種性情凶猛的水族生物在古蜀文化中占有特殊地位。四川省文史館館員馮廣宏在《成都金沙遺址出土雙鱘金帶》一文中考證了這一文化現象,在他看來,古蜀人將白鱘紋刻在金帶上,想必對這種魚類的習性比較熟悉,認為這種動物有值得標榜和尊崇的地方,性情凶猛的白鱘擁有大象一樣的長鼻子,說不定能鎮壓水怪,承載著水患不生的美好期望。(來源: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曾潔 實習生:林霄)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