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消失的糖水攤子,被戾氣消解的善意信任
http://www.CRNTT.com   2022-08-17 18:07:13


  在這個一杯奶茶動輒二三十,便利店裡遍地雪糕、飲料刺客的當下,武漢街頭一位糖水爺爺常年2元一杯、可以續杯的糖水,不僅經濟實惠,還透著市井生活難得的平凡人情味,讓很多隔著屏幕的網友心向往之。

  但這段日子,糖水爺爺平凡安穩的生活卻因網絡徹底改變了。其故事在網上走紅後,開始不斷有人質疑他賣的糖水不衛生,說他“兒子不孝才出來打工”,造謠他“孫子有自閉症”。這些毫無由來的揣測被幾何式傳播,直至傳到糖水爺爺孫子的學校;最後,不會上網的老人看到孫子滿眼的眼淚和“是不是不衛生”的問詢,決心放下十幾年的攤子回農村。

  “這裡面是幹淨的啊,紅豆湯、綠豆湯、銀耳湯啥的,我都是慢慢用電飯煲熬出來的,我自己知道是幹淨的。”攤子撤了以後,有記者去采訪糖水爺爺,他才有機會給自己解釋,“突襲”的鏡頭裡,放糖水的盆都洗得光亮如新。老人還不懂網絡世界,就像他樸素地堅持著在現實世界的善意誠信,堅持17年賣一兩元一杯,可以續杯;怕路人尤其老人孩子喝不了涼的,免費提供熱水;面對網友“漲價”的呼聲也一再說“街坊鄰居都照顧我生意,我不能漲價,要講良心,大家都不容易。”

  網絡正在給無數人創造一夜走紅的機遇,也讓一些像糖水爺爺這樣的老實人感到猝不及防。對這些圍觀目標,網友們像風一樣刮過來,又刮過去;釋放善意,也釋放戾氣,有時成為他人的幸運,有時留下一地狼藉。但絕大多數時候,他們不對故事主人公負責。

  比較可惜的是,現實世界裡又失去了一個本值得珍視的充滿人情味的角落。而糖水爺爺故事的背後,我們本應珍惜的真誠、善意、信任,也像那消失了的糖水攤子,正越來越被一些戾氣暴力消解。

  人性的惡從來都有,可怕的是賽博世界還有放大鏡、擴音器、“傳染病”,有無數道德制高點和開槍後心安理得下山的路徑。

  有一句俗語:“好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它出自一本中國古代兒童啓蒙書目《增廣賢文》。換句話說,這句話可能是古代的“兒童必讀”。在今天,劈裡啪啦的鍵盤聲中,誰聽到這句話了?(來源:齊魯晚報 評論員:孔雨童)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