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新生代能工巧匠是這樣煉成的
http://www.CRNTT.com   2022-11-01 20:02:56


  “刮膩子”的浙江溫州小夥馬宏達,獲得抹灰與隔墻系統項目金牌;來自上海的00後“小魯班”邵茹鵬,獲得精細木工項目冠軍;22歲的江西選手李德鑫憑借一張精巧的立式櫃,獲得家具制作項目金牌……目前,2022年世界技能大賽特別賽賽程過半,中國代表團收獲滿滿,在已完賽的27個項目中,獲得15枚金牌、3枚銀牌、3枚銅牌和5個優勝獎。

  木工、焊接工、車床工也能拿世界冠軍?沒錯,只要技藝精湛、穩定發揮,技術工人也有登上世界級獎台的機會。世界技能大賽被譽為“世界技能奧林匹克”,代表當今職業技能發展的世界先進水平。俗話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這些參加世界大賽為國爭光的能工巧匠,是當之無愧的“狀元”。

  參加本次世界技能大賽的中國選手,都是20歲上下的年輕人。他們有的是畢業不久從事技術教學工作的青年教師,有的還是職業院校的在校生。他們閃亮登場取得佳績,用實力打破一些偏見與刻板印象:這代年輕人并非是吃不了苦、沉不住氣的一代,相反,他們不僅用行動實踐“幹一行愛一行”的堅守,而且敢想敢為、善作善成,讓工匠精神蔚然成風、後繼有人。

  “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技能工作不僅需要工匠的細心、耐心與恒心,在技能崗位信息化、數字化的當下,更需要對技術理論的深刻理解與先進設備的熟悉掌握。年輕人學習能力強、創新意識突出、視野開闊,只要繼承老一代工匠的踏實作風,傳承執著專注、精益求精、一絲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就能在激烈競爭中出類拔萃、青出於藍,成為技能領域的“大師”與專家。

  當然,登上世界領獎台除了對工作的熱愛,獲獎者身上還集中體現著“能吃苦、肯奮鬥”的卓越品質。代表中國出戰抹灰與隔墻系統項目的“00後”小夥馬宏達,准備參賽時一天訓練量不低於7小時,5公分厚的鋼頭鞋不到2個月就磨破了底。在世界級比賽中,這樣的操作誤差往往不能超過1毫米,正是為了“1毫米”反複鑽研、不斷錘煉,才讓馬宏達在諸多選手中脫穎而出,從容發揮自己的最高水平。

  中國青年選手在世界技能大賽的優異表現,再次讓人們看到,成長成才的路不只有一條。學習一門扎實有用的手藝,成為相關領域急需的技術工人,也能用雙手創造美好生活,成就一番非凡事業,實現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的同頻共振。

  匠心傳承,需要新鮮力量的加盟與創新。隨著新一代技術工人以高漲熱情加入技術大軍,高水平工匠隊伍日益壯大,中國制造業終將突破人才缺口“痛點”、迎接變革“拐點”,實現人才鏈與產業鏈的緊密銜接,從而為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作者:王鐘的)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