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淩晨,一則為親人之死控訴的微博,引發了廣泛關注。博主@小小沼澤醬講述了她的母親身為河南新鄭三中教師,在網課直播間中遭遇網暴,不堪侮辱,難以控制情緒,不久之後心梗去世的不幸經歷。面對死者家屬的控訴與公衆的追問,新鄭市教育局同日發布了《關於新鄭三中教師網課後意外離世的情況通報》。通報顯示:10月28日,新鄭市第三中學教師劉韓博在家上完網課後意外離世,針對網傳劉韓博老師遭遇網暴事件,公安機關已經立案偵查。
近年受到疫情影響,不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已對網課不再陌生。上網課時,課堂被轉移到虛擬空間裡,教師與學生可以在綫上交流。按理說,將綫下課程轉換為網課,改變的只是課堂的位置與形態,并不會影響師生關系與課堂紀律。然而,在實踐中,師生之間物理距離的改變,卻可能給教學工作帶來意料之外的麻煩。此前不少人表示:教師很難在網課上對不想學習的學生有效監管。此外,個別學生在網課中公放與課程無關的音視頻、甚至對老師發表不雅言論等情況,也不時見諸報端。
相比於那些純粹由頑劣學生制造的事端,這起事件還有一個更惡劣的特征:有第三方人士介入課堂。據死者女兒回憶,整個10月,時常有多名陌生用戶湧入網課直播間,做出肆意辱罵、播放音樂等幹擾課堂秩序的行為。在網上,這夥人被稱作“爆破手”,他們并非本校學生,而是應個別學生之邀,通過複制來的會議號入侵課堂,專門從事“網課爆破”的人。
在一些社交平台上,只要使用正確的關鍵詞,就能找到“爆破手”的接單群組,其中既有收費的“職業爆破手”,也有只為給自己找樂子的“免費爆破手”。值得警惕的是,在這個“網絡黑產”行列中,不少“爆破手”都是在校學習的未成年人。正是因為有一批未成年人深受“網暴文化”荼毒,此類惡性現象才會在校園裡蔓延。對此,懂技術的年輕老師尚可采取一些反制措施,防止網課受到侵擾。但是,那些相對年長、不太懂互聯網的老師,很可能陷入被動,甚至受到傷害。
在死者女兒發布的微博中,那些網暴母親的人被稱作“凶手”。這個說法或許不符合法律的定義,卻有力揭示出此類行為的惡劣性質。在這起事件中,當事老師死於心梗,已排除刑事案件可能,有關部門當然無法以殺人或傷害罪追究網暴者的責任。但是,這些“爆破手”視人倫常理與課堂秩序於不顧,肆意傷害當事老師尊嚴與感情的做法,卻不會被公衆忽視。死者受到的侮辱與其心梗之間有無因果聯系,需要司法機關認定。但是,正如新鄭市教育局在通報中所說:“互聯網不是法外之地。”不論後果如何,仗著人多勢衆,通過網絡來侮辱、傷害他人,都是無可辯駁的違法行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