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南山:冀陳馮富珍助中外醫療溝通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11-12 09:45:38  


鐘南山希望,陳太上任後,能令中國與境外在疫情通報機制方面,變得更健全及直接。
  中評社香港11月12日電/陳馮富珍日前以高票被確認為世界衛生組織新任總幹事,各界對她期望甚大。曾在沙士事件中出力不少的中國科學院院士、中華醫學會會長、廣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長鐘南山希望,陳馮富珍在上任後能促進中西方在醫療上的溝通。

  香港亞洲電視台等媒體報道,中國科學院院士鍾南山昨日在廣州接受電視媒體採訪時表示,新任世衛總幹事陳馮富珍有處理沙士及禽流感的經驗,加上她對中國醫療制度的了解,相信有助中西方在醫療上的溝通。

  鍾南山說,陳馮富珍現在作為世衛總幹事的背景,以這個身份,與中國更好地打交道。她本身又了解中國,相信她能好好地掌握原則,同時在策略上等各方面,更好地與內地醫療機構更好地溝通。

  他表示,相信陳馮富珍上任後,中國與境外在疫情通報機制及資訊交流方面,將變得更健全及直接。

  然而,鐘南山認為,中西方醫療應當交流,不代表雙方應該“結合”,更不代表應該將其中一方定於一尊,而把另一方貶低。他昨天在中山大學舉行的論壇上與青年學子分享從醫經驗時,談到最近網絡上關於中醫存廢的爭論,他表示,中醫有幾千年的悠久歷史,並且老百姓願意接受,必然有非常精華的東西。現在中醫是需要更多保護,但不能再過五十年還是講“保護”。瀕危的東西才要保護,中醫不應該是瀕危的。

  他認為,這四、五十年來,中醫的發展並不是很好,因為它的研究方法沒有更新,還停留在經驗醫學階段。老中醫因為很有經驗,所以會有很多人找他看病,但他在循證醫學方面也許做得並不好。循證醫學(evidence-based medicine, EBM)的思想起源於19世紀中葉,其核心思想是醫療決策應建基於臨床研究的實證基礎之上。鍾南山認為,中醫應更多地採用現代醫學的觀點,對中藥應盡可能找出其有效成分,提取出來,對攻破一些病症會有幫助。

  中醫研究的方式要進一步改進,不要還是停留在經驗醫學,要採用現代醫學的觀點。中醫界現時有人認為用西醫的方法研究中醫就是破壞了中醫的傳統,他不完全同意這個看法。   


    相關專題: 陳馮富珍掌世衛 中國人的第一次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