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美國僑報:國家主席胡錦濤出訪八大看點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11-17 11:46:07  


  中評社香港11月17日電/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已抵達越南首都河內,出席亞太經合組織第14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並對越南、老撾、印度和巴基斯坦進行國事訪問,為中國異常活躍的2006外交活動進行收官之旅。

  中新網引述美國《僑報》的社論說,胡錦濤此次深秋外交之旅,至少具有如下八大看點:

  第一,越南是中國進一步發展和擴大與東盟國家關係的重要橋樑, 規劃中越關係的發展方向,推動兩國經貿合作將是此次訪問的重點。同時,在推動改革的越共“十大”產生新的領導集體後,胡氏作為中共最高領導人訪越,兩個執政的共產黨對改革是否相互有所借鑒,值得高度關注;

  第二,對山水相連、只有500萬人口的傳統友邦,胡氏此行將是老撾人民黨及政府新一屆領導集體形成後中國領導人的首次訪問,也是時隔6年後中國元首的再訪;

  第三,中國和印度是亞洲兩個高速發展的發展中大國,有著許多共同的發展前景和發展瓶頸,巨龍和大象之間也存在著顯而易見的競爭關係,同時,懸而未決的邊界問題也是此行的焦點之一;

  第四,這是中國國家主席10年來首次訪問巴基斯坦,也是對穆沙拉夫總統三次對華國事訪問的回訪,並希望“把中巴建交55周年慶祝活動推向高潮”;

  第五,在美國中期選舉結束之後,胡錦濤與布希在出席APEC峰會時的會晤,將會給世界帶來什麼新的期待:從中美關係到朝核危機、從世貿規則到地區利益;

  第六,剛剛以打破堅冰的姿勢於四十天前在北京會面,胡錦濤此次在河內再與日本新首相安倍晉三的握手,是否會使乍暖還寒的中日雙邊關係出現具體進展?

  第七,在東亞峰會和中國東盟峰會之後,外匯儲備已達萬億美元的中國作為南亞合作聯盟觀察員,胡錦濤對亞洲區域合作抱持的積極和建設性態度,越來越受矚目;

  第八,借助APEC舞台,胡錦濤要向國際社會說明未來五年國家規劃和政府的科學發展觀,並闡釋這個已成世界第四大經濟體的國家為何不會給鄰國帶來威脅……

  文章指出,事實上,2006年的中國外交已斬獲甚豐,中俄關係、中法關係、中歐關係得到密切交往,剛剛在北京落幕的超級聚會——中非論壇,使中國與非洲的關係得到突破性的提升,中阿論壇第二屆部長會議和中國東盟峰會使中國與東亞、東南亞、西亞國家的睦鄰關係得到鞏固。

  然而,對於急需以經濟增長支持改革的中國來說,要想追求和睦安全的周邊外交環境以全力發展國內也並非容易的事。環顧中國鄰邦,國內極右勢力不斷抬頭的日本仍對中國東海虎視眈眈,具有政黨友誼和傳統的友邦朝鮮如今也爆發核危機,正在強烈的競爭中開始加強彼此接觸的中印關係仍令人不免存疑,東盟鄰國在南海問題上也常有小麻煩,而處於友好合作狀態裏的中亞諸國則有顏色革命的壓力而需警惕……

  產生於意識形態的、經濟博弈的、軍事變化的、文化衝突的、人權宗教的等等各種“中國威脅論”版本,也顯示著外界對於中國這個“龐然大物”的快速成長不僅遠遠沒有習慣,甚至於仍抱持著冷戰思維來觀察今日之中國與世界的關係,石油外交、能源外交、援助外交、文化外交……或許西方媒體還用了其他的辭彙形容中國在過去一年中的外交特徵,然而臨近年終的時候人們或許會發現,在國際舞臺上的這一切耀眼的動作都還是可以用那個精妙的漢語辭彙來概括——“和諧世界”,這不是什麼新詞,但有古老東方的佛教文化精神的韻味,又有政治語言的風格。簡而言之,一個和平發展的中國給亞洲地區以至世界所帶來的機遇遠遠大於風險。

  文章最後強調,我們相信,借助河內這個舞台,穿梭外交中的胡錦濤將再一次向世界承諾,中國不僅僅給亞洲的合作與發展帶來新機遇,而且將為促進世界和平、穩定與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相關專題: 胡錦濤主席出訪亞洲四國、出席APEC會議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