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社論:固本強基 構建和諧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11-24 12:12:59  


  中評社香港11月24日電/《人民日報》將於25日刊登題為“固本強基 構建和諧”的社論說,在全黨全國人民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精神,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時刻,國務院召開了第十二次全國民政會議。這次會議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精神,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總結“十五”民政工作,規劃部署“十一五”民政工作,對於進一步推進社會建設和管理體制創新,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必將產生重要而深遠的影響。

  社論說,“十五”期間,民政工作緊緊圍繞黨和國家發展全局,“以民為本,為民解困”,各項民政事業取得了長足發展。社會救助體系框架基本建立,城鄉困難群眾、受災群眾基本生活得到了有效保障。社會福利事業快速發展,老年人、殘疾人和孤兒得到了較好的扶助和關愛。群眾自治組織和民間組織建設全面加強,黨的執政基礎和社會和諧的基礎得到了進一步鞏固和發展。優撫安置制度進一步完善,更加有力地支持了國防和軍隊建設。區劃地名、婚姻登記、殯葬改革等專項社會行政事務管理不斷規範,服務水準進一步提高。民政工作在調節社會利益、化解社會矛盾、排解社會困難、促進社會公平、維護社會穩定、增強社會和諧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廣大民政幹部不畏艱難,勇於奉獻,勤勤懇懇地為黨和人民工作,湧現出了一大批“為民模範”周國知式的優秀民政幹部和感人事蹟。

  民政工作是為民之政。民惟邦本,固本就要充分發揮民政工作為民解困的職能作用,保障貧困人口的基本生活,解決低收入群眾的實際困難,讓他們共用改革發展成果,這是實踐黨的“執政為民”根本宗旨,體現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必然要求。党和政府的愛民之情、利民之意、為民之舉,很多方面是通過民政工作來實現的。民政工作直接面對廣大人民群眾,與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息息相關,負有保障困難群體、特殊群體基本生活權益、在社會保障體系中發揮兜底作用的重要職責。

  民政工作是和諧之基。強基就要充分發揮民政工作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的重要基礎作用。通過搭建城鄉社區建設平臺,完善基層服務和管理網路;通過加強社會組織建設和管理,增強服務社會功能;通過解決城鄉困難群眾基本生活問題,促進社會公平和利益關係和諧;通過大力發展老齡事業,促進社會代際和諧;通過推動慈善事業發展,促進人際關係和諧;通過做好“雙擁”和優撫安置工作,促進軍政軍民團結。

  社論指出,做好新時期的民政工作,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為主題,牢固樹立民政為民的核心理念,著眼于加強社會建設和管理體制創新,著眼於促進社會公平、社會穩定和社會進步,著眼於維護和發展人民群眾的基本生活權益和民主政治權利,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精神和國家“十一五”規劃綱要,加強制度建設、健全投入機制、完善服務設施,推進民政事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要基本建立覆蓋城鄉的社會救助和災害應急救助體系,初步形成社會福利事業多元化發展新格局,做到城鄉社區建設深入推進,民間組織發展規範有序,優撫安置保障扎實有力,社會事務管理和公共服務能力顯著增強,民政事業發展水準不斷適應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需要、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

  社論表示,時代在召喚,人民在期盼。民政工作責任重大,任務艱巨,使命光榮。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從落實科學發展觀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高度,充分認識民政工作的重要作用,通盤規劃、周密部署,著力研究解決制約民政事業發展的瓶頸問題,為民政事業的發展創造有利的條件。有關部門要認真履行職責,通力協作,共同開創促進民政事業發展的新局面。社會各界要繼續關心民政、參與民政,形成全社會支持民政事業發展的良好氛圍。廣大民政幹部職工要繼續大力弘揚“孺子牛”精神,牢固樹立為民宗旨、增強為民責任、躬行為民實踐,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