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大師季羨林盛讚中國和諧社會理念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1-04 17:28:38  


國學大師季羨林先生說到“和諧”,不時發出“好極了”的讚歎聲。
  2007年1月1日,解放軍總醫院一間普通的病房裏傳出朗朗笑聲,國學大師季羨林先生坐在自己病房中的書案前,面對記者的採訪,由衷地感歎:“河南提出的要建設文化強省,這一理念提得好!”

  季羨林先生是我國著名文學家、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精通英語、德語、梵語、吠陀語、巴厘語、吐火羅語,還能閱讀法語、俄語書籍。他長期在北京大學任教,在語言學、文化學、歷史學、佛教學、印度學和比較文學等方面都有很深造詣。

  本來,我們是因為鈞瓷的話題而採訪季羨老的。季羨老對鈞瓷情有獨鐘。2003年至2005年,由河南禹州大宋官窯鈞瓷坊燒制的“天地人”系列鈞瓷,連續三年作為國禮在博鼇亞洲論壇上贈送與會各國領導人。這些國禮的設計理念,就是季羨老提出來的。2007年,季羨老即將步入96華誕,為了表達對鈞瓷發展做出巨大貢獻的國學大師的敬仰之情,禹州大宋官窯榮昌鈞瓷坊董事長苗峰偉,特意給季羨老送來鈞瓷新作“鴻福聚寶”。

  我們談論著鈞瓷,話題不知不覺地轉向河南文化。當記者向季羨老說到河南省委、省政府提出了“由經濟大省向經濟強省跨越,由文化資源大省向文化強省跨越”的目標時,季羨老的眼睛一亮,突然提高了嗓音,興奮地說:“河南是個文化大省,河南各方面形勢大好,還會更好!”他高度評價河南提出的“建設文化強省”這一理念,認為這個提法很好地體現了科學發展觀,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體現。

  說到“和諧”,季羨老不時發出“好極了”的讚歎聲。顯然,“和諧”這一最能體現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精髓的字眼,在老人心中有著極重的分量。他聲音洪亮地說:“全世界到處是不和諧,中國提出了構建和諧社會的理念,這是對人類社會一個很大的貢獻,有利於世界和平,有利於人類前途發展,不是個小事,是大事!”

  “他每天都要聽讀《光明日報》、《參考消息》等報紙新聞,時刻關心著天下大事和百姓冷暖,尤其關心和諧社會建設。”季羨老的秘書楊銳,邊說邊為老人整理病房裏的物品。端坐在書案前的季羨老,微笑著聽秘書講述他的故事。

  楊秘書介紹道:“現在季羨老每天6點半起床,看書、聽報,筆耕不輟,生活非常有規律。”他身邊的醫生說,老人家身體各器官都很好。

  這時候,記者遞上特意為季羨老帶來的2006年12月31日的《河南日報》。老人再次戴上老花鏡認真閱讀,並連聲說:“好,好,辦得很好!”他說,他曾到河南觀看過洛陽牡丹,參觀過龍門石窟,還收藏有龍門二十品的拓本。季羨老說,河南不但文化底蘊豐厚,河南人也好。他指著身邊的楊秘書和護工小王說:“她們都是河南人,很好,我非常滿意!”

  當季羨老得知河南鈞瓷即將向第29屆奧運會北京組委會申請參與奧運獎盃競爭時,高興地說:“要通過奧運會讓全世界都看到,鈞瓷不僅是中國的,也應該是世界的。”

  即將離開病房時,季羨老說他的新作《另一種回憶錄》和《季羨林談人生》已經出版,他的《病榻雜記》也即將在香港出版。老人欣然向我們贈書,並提筆簽名。

  臨別,我們祝願季羨老健康長壽,他隨口吟誦蘇東坡的詞句:“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髮唱黃雞。”老人爽朗的笑聲久久地在我們耳邊縈回。(來源:河南日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