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日報:不容大馬監獄變成販毒中心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2-12 10:43:37  


  中評社香港2月12日電/馬來西亞《星洲日報》今天發表社論說,大馬監獄內有毒品“自由交易”的事時有所聞,然而由國內安全部、警方及監獄局組成的特別工作隊,揭發了更為驚人的“監獄風雲”,即監獄內簡直黑幕重重,毒品、香煙、手機等違禁品隨時可供應,顯示獄卒知法犯法的情況已到極度嚴重的地步!

  社論表示,監獄原本就是讓囚犯反思和改過的場所,可是卻因為獄卒的貪腐行為,使保衛森嚴的監獄竟淪為犯罪溫床,這種“獄裡交易、獄外交錢”的情況,何異於讓囚犯繼續沉淪下去。

  內安部副部長胡亞橋披露,新邦令金扣留營的十多名獄卒,因涉嫌提供上述違禁品給囚犯而被調查,這其實不過是最新的案例。早在80年代,獄卒的這種不法勾當即已發生,甚至在1988年,當時的內政部副部長美格朱聶揭露,有5%的監獄官員涉及偷帶毒品進入監獄。

  大馬政府為了整頓監獄長期以來的弊端,在90年代委任高級警官出任監獄總監,同時採取諸多措施阻止監獄變成“販毒中心”,卻始終攔阻不了獄卒和囚犯之間的不法交易行徑。

  獄卒讓毒品在監獄裡通行無阻,他們的個人道德和操守問題,恐怕是問題的根源。獄卒的貪婪或經不起金錢的誘惑,迫使他們視法律為無物,和囚犯進行不道德交易,這股歪風若不及時整頓,恐怕將後患無窮。

  社論指出,當局除了監督獄卒,確保他們不會監守自盜之外,更有必要採取有效措施,禁止獄卒和囚犯之間存有不當的聯繫;至於獄卒的生活是否和他們的收入不符,這方面當局應加以詳查,唯有以釜底抽薪的方式,斷絕獄卒和囚犯間的“非份”聯繫,才能堵住獄中幹案的問題。

  監獄局目前面對的最大問題是監獄出現爆滿情況,全國28間監獄共囚禁3萬3658人,其中有1萬3313人仍在等待審訊,而新邦令金扣留營就是其中一間“人滿為患”的牢房。在囚犯擁擠的環境下,當然無法有效的監督囚犯的舉動,這就讓獄卒有機可乘的大做賣買,從而衍生諸多的不法行為。

  在第9大馬計劃下,政府將增建10間監獄,相信這將有助於緩和監獄爆滿的局面,當局有必要儘速展開工程,只有將囚犯人數分散,進行內部監督工作才能有效的進行,任何裡應外合的不法活動才得以遏止。

  社論稱,囚犯的家人也受促不要向獄卒行賄,一旦發生囚犯要錢事件,應即刻報案以讓當局展開調查;類似去年9月關丹一名扣留犯家人投訴匯錢入銀行,以讓囚犯在獄中買毒品的事件不應該再發生,因為這只會將他們推入萬劫不復的深淵。

  監獄變成犯罪天堂是絕不能容忍的,在採取嚴厲刑罰對付涉案獄卒的同時,當局在遴選獄卒或任何的監獄官員時,有責任確保他們具崇高的道德和人格,否則讓意志不堅定的獄卒在龍蛇混雜的環境中,最後導致他們同流合污,這對監獄局的聲譽將帶來嚴重的破壞,也讓公眾一提起監獄,腦海中就浮現負面的印象啊!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