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 
解放軍中將:有人惡搞嚴肅紅色歷史,匪夷所思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2-17 11:06:22  


李際均:社會意識形態不是由輕浮文人來主導。資料圖
  中評社香港2月17日電/原中央軍委辦公廳主任、軍事科學院原副院長、中將李際均在《瞭望新聞週刊》上刊登文章,批評了一些新版歷史教科書弱化革命和戰爭內容的做法。有的學者說,以前的歷史課本重視意識形態和國家認同,新的歷史課本較少意識形態的內容,與當前的政治目標一致;另外,又有不少嚴肅的東西被惡搞和“追求狂歡化的感受”。文章認為,這種荒唐的邏輯,匪夷所思。

  文章說,一個人的性格往往決定一個人的命運,一個民族的性格也往往決定一個民族的命運。中國先秦時代既有“燕趙多慷慨悲歌之士”的苦鬥精神,又有“奇六世之餘烈,振長策而禦宇內”的浩然氣概,但後來被儒家文化的消極成分給磨掉了,而儒家文化的積極內容又被“文革”給打掉了。我們需要對傳統文化進行反思,是否有過度的中庸和退避呢?

  民族精神(進取、團結、創造、獻身、信仰、紀律)是一個國家的最大財富,可用金錢衡量的一切活動形式在它面前都黯然失色。中國人民在振興中華的偉大事業中,需要有正確的思想、文化和理論的武裝,培育愛國主義精神,激發戰鬥意志。要糾正那種金錢萬能、私有萬能的社會不良傾向。

  文章說,現在有些地方在觀念、文化上發生了顛倒,如有的新版歷史教科書,弱化革命和戰爭,對毛澤東、紅軍長征、帝國主義侵略、南京大屠殺、狼牙山五壯士等歷史都大幅縮減或刪除,增加和突出了摩根大通、紐約股票交易所、日本子彈頭火車、領帶的流行等內容。有的學者說,以前的歷史課本重視意識形態和國家認同,新的歷史課本較少意識形態的內容,與當前的政治目標一致。這種荒唐的邏輯,匪夷所思。歷史課本就是要重視意識形態和國家認同。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