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亞日報:安倍否認強徵慰安婦 露出真面目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3-05 10:05:18  


  中評社香港3月5日電/韓國《東亞日報》今天發表題為“日本首相安倍否認強徵慰安婦露出真面目”的社論,指出自朝鮮綁架17名日本人的事實曝光後,日本國內掀起一股“反朝鮮”熱潮,但在外交言行上,朝鮮和日本有很多相似之處。這源於以怨報德的習性。 

  社論指出,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擔任官房長官時曾就慰安婦問題說:“是假的,是媒體捏造的事情。”暴露出外祖父、甲級戰犯、前首相岸信介的錯誤認識。但在他成爲首相後,周邊國家沒有進行過多的批評。這是因爲“期待日本的外交有所改變”。就職後他著手加強對亞洲外交等採取實用主義措施,並表示有意繼承承認強征慰安婦的1993年的“河野談話”。 

  但他在1日3.1節88周年紀念日時稱:“沒有(日軍和政府)強徵慰安婦的證據。”徹底粉碎了周邊國家的期待。不僅他如此,而且10年前由他發起成立的自民黨內部“思考日本前途和歷史教育議員會“正計劃提交修改”河野談話”的決議案。最近,爲阻止美國衆議院通過日軍慰安婦決議案,日本高薪聘請說客進行遊說,並將首相助理派往美國。 

  社論表示,就安倍就職幾個月就露出真面目,日本國內有關人士分析說:“面對將左右政治生命的7月參議員選舉,欲拉攏右傾人士。”但如果繼續做出根據當時的利益抛棄信義、出爾反爾的言行,日本就不能成爲受周邊國家尊重的大國。 

  安倍就職後作爲外交口號提出了“自由民主主義”和“人權”。這雖然主要針對朝鮮,但無視20多萬女性淪落爲日本帝國主義的性奴隸這一反人類罪行,只強調本國17名國民受到的傷害,很難獲得共識。如果自己的姐姐和女兒受到這樣的淩辱,他還會找藉口說“沒有證據”嗎?以缺乏普遍性的狹隘的自我中心邏輯將很難擺脫“島國劣性”。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