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 
澳報:復向台供天然砂 有利爭取偏綠營建商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3-12 12:31:42  


  中評社香港3月12日電/澳門《新華澳報》今天發表題為“恢復向台供應天然砂有利爭取偏綠營建商”的評論文章,指出老是擔心將會“提前跛腳”、 “大權旁落”、 “媒體失焦”的陳水扁,為了在走出“罷免案”和“紅衫潮”陰影後重新確立自己的“權威”地位,也是為了要給民進黨內“接班群”確立“既定方針”,更是為了要製造緊張局勢,挑高對立情緒,好轉移人們對“國務機要費案”的視線,日前公然拋出了“獨”汁四濺的“四要一沒有”謬論。然而,陳水扁只顧自己“口爽”,卻急壞了島內一大票正在“鴨子划水”,努力促進兩岸經貿關係發展的公職人員,擔心將會嚴重影響目前已有所進展的大陸居民赴台觀光、兩岸包機常態化、周末化的磋商,及正在兩岸穿梭要求大陸方面恢復供應天然砂的工作。

  文章指出,實際上,台灣當局的大陸事務工作部門和經濟行政主管部門,眼看到香港和澳門特區受惠於內地居民以“個人遊”方式旅遊港澳政策,經濟得以迅速恢復並重振;也眼看到這部份“先富起來”的大陸居民,出境旅遊的購買力頗強,他們出境旅遊不但對旅遊目的地的旅遊酒店業有頗大助益,而且也為當地的百貨零售業帶來了較大的進賬,這對已經持續低迷了多年的台灣地區旅遊業、酒店餐飲業、交通業及百貨零售業形成了極大的誘惑力。因此,他們都亟為盼望能盡早促成大陸居民赴台旅遊,及讓大陸居民也可乘搭常態化的包機往來兩岸。

  為此,他們務實地同意和接受了“澳門模式”,並以此模式委托相關民間團體與大陸相關受權團體秘密接觸、磋商了四次,雙方就大陸居民赴台旅遊的原則性和框架性問題達成了共識,目前只餘下一些技術性問題需要進一步磋商,可說是“萬里長征只餘下最後一步”,眼看就要大功告成。但是,陳水扁這麼一胡鬧,台灣當局有關官員擔心大陸方面又像當年李登輝先後訪美發表“台獨”言論及發表“兩國論”後,大陸方面都宣佈暫時停止海峽兩會事務性談判那樣,在陳水扁發表這番比“兩國論”更“獨”的“四要一沒有”後,大陸方面也將會砰然關上兩岸磋商大陸居民赴台旅遊及兩岸包機常態化的大門。

  文章表示,而且,由於台灣民眾尤其是業界人士對開放大陸居民赴台旅遊的期望值甚高,故倘若大陸方面倘果以陳水扁發表“台獨”言論而中止相關磋商,很可能會激起他們對民進黨當局的強烈不滿情緒,對行政部門的順利施政,及民進黨的年底“立委”及明年初“總統”選舉的選情,都十分不利。
  
  不過,也有一些行政官員認為,現在大陸當局的對台政策頗為務實,雖然在政治上是“硬的更硬”,但在民間經貿交流方面卻是“軟的更軟”。因此,出於“更寄希望於台灣人民”的策略考量,並不會因為陳水扁的一時“牙癢”而關上兩岸經貿交流的大門。何況,這項大陸居民赴台旅遊磋商已接近尾聲,大陸方面也擔心如果以政治干預經貿,可能也會引發台灣業界反彈的反效果。因此,他們並不擔心大陸居民赴台旅遊的進度會有阻礙。相反,他們對大陸恢復對台灣供應天然砂的安排卻更為焦慮。這是因為,有關恢復天然砂供應問題,並不單純是商貿問題,而是牽涉到大陸方面保護自然環境及可持續發展的問題。如果再加上陳水扁刻意惡化兩岸關係的因素,就為解決此問題更是增添複雜因素和困難度。
  
  文章稱,實際上,大陸決定從今年三月一日起實施禁止天然砂出口管理,是為了保護不可再生的資源和環境,控制開採天然砂資源對環境所造成的危害。--這幾年間,大陸採砂行業過度濫採,亂挖河道,已對防洪河堤成嚴重威脅。這個問題已不單止是中國大陸發生,新加坡進口天然砂的主要來源國--印尼,同樣也存在此問題。再加上印尼國內的政治因素,促使印尼政府決定禁止對新加坡出口天然砂,而引發新加坡建築業的極大恐慌。因此,台灣業界擔心大陸當局也像印尼政府那樣,以保護環境的合理理由,再搭上政治因素,拒絕向台灣地區恢復供應天然砂。
  
  台灣地區幅員較小,河流不多,河砂早已採挖殆盡。為了保護環境,台灣當局早已下令禁止採挖河砂。而雖然台灣四面環海,擁有豐富的海砂資源,但由於海砂含鹽,倘用於攪拌混凝土將會危及建築物的品質。因此,台灣法律嚴禁以海砂冒充河砂,違反者將被判刑,實踐上已有不良商人獲刑。因此,台灣地區的河砂供應,主要是依靠進口,其中來自大陸地區的河砂,佔了兩成左右。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