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揭秘日韓兩國第四代戰機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3-16 10:49:50  


日本心神先進技術驗證機。
韓國第四代戰鬥機KFX01方案模型。
  六尾“倭猛禽”

  日本防衛廳技術研究部於2006年11月9日展出的先進技術驗證機日前被正式命名為“心神”,並正式進行了公開。此次公開吸引了大量的媒體,同時航空自衛隊也表示,航空自衛隊已經注意到了未來空戰環境需要新一代戰鬥機具備所謂的“F3”能力。即“首先發現(First Look)”、“首先攻擊(First Shoot)”和“首先摧毀(First Kill)”,而新的“心神”先進技術驗證機正是瞄準這一目標而進行設計的。

  日本防衛廳技術研究本部認為。下一代戰鬥機首先必須具備的自然是隱身性。而高機動性也是取得空戰勝利的必備條件。然而這兩項性能對於飛機外形的要求是矛盾的,簡單說隱身性要求飛機外形更趨於棱角——將雷達回波盡可能集中在有限的方向,而高機動性則要求飛機外形更趨於圓滑——避免空氣從機身表面分離。而“心神”的開發正是為了研究如何調和這兩個性能帶來的設計上的矛盾,同時讓新一代戰鬥機同時兼備這兩個贏得空戰的必備性能。

  雖然這兩項性能在設計上互相牽制糾纏,但是“心神”驗證機的這兩個部分設計是分別由兩個部門進行的。其中高機動性的研究工作由日本防衛廳技術研究本部第3技術開發室完成,該項研究在2000年就已經開始,按計劃將於2008年末結束;而隱身性方面的研究則由“心神”專案的主要合同單位——三菱重工承擔。

  三菱重工為了實現飛機的低可探測性能,因此在外形設計上參考了目前唯一投入服役的標準四代機F-22,採用了並列雙發
雙垂尾正常佈局。

  根據上一代隱身理論,飛機的主要輪廓線和機身開口接縫線應該相互平行,以盡可能將雷達回波集中在有限的方向上,使得敵方只能在特定方向探測到自己。F-22正是在這一理論成熟的時候誕生的“心神”也參考了這些,採用了帶附面隔層道的carret進氣口。鑒於F一35的鼓包式進氣口早已經進行過試驗,而“心神”仍舊在進氣口內側設計有附面層隔道。很顯然是為超聲速飛行性能考慮的。其他諸如梯形主翼、外傾式梯形雙垂尾等均與F一22如出一轍。這個外形也令很多人在看到“心神”第一眼後會認為這不過是繼“猛禽斯基”後的“倭猛禽”罷了。平尾的輪廓倒還算有意思,前緣與主翼前緣相垂直,而折線形後緣外側與前緣平行,內側則與主翼後緣平行。不但保證了足夠的氣動效率,提高了隱身性,同時還擴大了機背通訊天線及其他天線的工作範圍。不過這一設計也不是“心神”首創。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