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部:身份信息核查服務不涉及隱私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3-18 21:11:39  


  中評社香港3月18日電/據新華網消息:公安部全國公民身份號碼查詢服務中心建成世界最大的人口身份信息數據庫“全國公民身份信息系統”並提供身份信息核查服務的情況,經媒體報道後,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 

  公眾普遍反映該服務是打擊假身份証件、預防欺詐犯罪活動的有力手段,對這一便民服務表示熱烈歡迎,但也有部分群眾對服務的具體操作表示了一些擔憂,尤其是如何在提供方便的核查服務同時保護公民個人隱私,成為疑問的焦點。 

  就此問題,記者對公安部有關部門進行了採訪,得到明確答復:身份信息核查服務並未涉及公民個人隱私,在安全保障上已經做了完善的防范工作,大家完全可以放心地使用該服務。 

  公安部全國公民身份號碼查詢服務中心(以下簡稱“查詢中心”)負責人陸素冰告訴記者,查詢中心利用“全國公民身份信息系統”推出了身份信息核查服務,使用過程中,核查人(用戶)向“全國公民身份信息系統”提交被核查人的姓名和公民身份號碼,經過與數據庫中的信息進行比對,系統返回“一致”或者“不一致”的核查結果,如果結果一致,用戶還可以進一步比對照片。因此這一服務能夠有效地幫助各種機構和個人識別身份証真偽,從而杜絕假身份証件的危害。 

  針對公眾關於泄露個人隱私的擔憂,陸素冰解釋說:“其實這種擔心多慮了,因為身份信息核查服務只是將用戶提交的被核查人姓名、公民身份號碼與數據庫進行比對,返回是否一致的結果,不返回其他任何信息。”陸素冰進一步舉例說:“例如在銀行辦理申請貸款、申領信用卡等手續的時候,公民需主動向銀行工作人員提交身份証件,這就意味著公民就已經授權工作人員瀏覽自己身份証上的信息並予以鑒別,此時工作人員通過身份信息服務進行核查,只會得到此身份証信息是否與數據庫記錄一致的結果反饋;也就是說,此項服務被使用之前,用戶必須已經獲知被核查人的姓名、身份號碼,服務提供的只是“一致”或“不一致”的比對結果;假設有人想通過別人姓名查詢對應的公民身份號碼,或者通過公民身份號碼查詢所屬人姓名,為了保証個人隱私不泄漏露,我們都是不提供服務的,因此不會侵犯個人隱私。” 

  就目前身份信息服務的社會應用情況,陸素冰介紹,身份信息核查服務對象主要是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先後有政府部門、金融監管機構、銀行、汽車金融、通信、電子商務、個人征信、公証、物流運輸、調研咨詢、人才招聘等行業使用了此項服務,目前行業用戶數量達已達1100多家。目前該服務已經在預防和減少假冒欺詐的違法犯罪、減少各行業因虛假身份欺詐帶來的經濟損失等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 

  針對不少公眾抱怨不知如何這項服務使用的問題,陸素冰介紹說,為方便廣大用戶使用全國公民身份信息系統,身份信息核查服務採用先進的網絡和計算機技術,已覆蓋全國9.7億手機、電信以及互聯網用戶,提供互聯網、短信、彩信/彩E、WAP、IVR等多種、安全、可靠的核查方式,具體使用方法請訪問網站www.nciic.com.cn或www.id5.cn。 

  陸素冰表示,全國公民身份信息核查服務的開通是公安部門推出的一項便民措施,是公安部門“打擊和預防犯罪、維護社會穩定”職能中“預防”和“減少”的具體體現,也是電子政務深化發展和服務社會的一個重要舉措。作為公民身份信息資源開發與應用的重要手段和建立國家個人信用體系的重要基礎,這一服務為奠定誠信這一和諧社會的基石將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