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已經結束,但網上的討論還在繼續。焦點房地產網的一項調查顯示,對“一戶一房”制,贊同者與反對者數量基本上持平。對其中爭論的一些焦點問題,記者走訪了相關學界與業界人士。
一些人士表示,“一戶一房”制,是一個從百姓現實困難出發、站在百姓立場的制度,但有些理想化,在理論與操作上都很難實現。
從理論上看,“一戶一房”制與住房市場化的改革趨勢不符,而且依靠行政手段過多,會使住房資源的配置不僅缺乏效率,也會導致新的不公。從操作上看,如果保證每戶居民都有住房,這就帶來很多問題——例如,如何界定低收入者?進城的農民工應不應該擁有住房?對於按人們的社會貢獻、年齡、職務等來確定居住標準是否可操作,是否公平?
“政府回購”有沒有可能
“相對于居者有其屋,我更提倡政府在解決住房問題上做到居者有屋住。”陳祥福強調,在解決百姓住房難的問題上,政府要承擔起主要責任,通過回購房以及建設大量廉租房、微利房加大社會保障性房源供給。這些房子提供給普通百姓的同時,也能緩解供需矛盾,降低房價。
陳祥福認為,在房改過程中,一些人取得了兩套(或以上)的住房,應只允許其居住一套。多出來的,由政府回購,再把這些房子作為廉租房、微利房出租、出賣給低收入者。
但有網友擔心,現實是,人們基本按國家承認的價差取得了這些房子的產權,“回購會付出多大成本,會引起多大震動,會帶來什麼樣的社會問題都不好說。”
“回購存在操作困難,也會耗費巨大財力、物力。與其倒算歷史舊賬,不如引導這些公房走向市場,在市場中合理流通。政府把回購的錢,作為人們租購這些房子的補貼可能更合理。”我愛我家房地產經紀有限公司副總裁胡景暉表示。
據胡景暉推算,北京目前至少有410萬套存量房,其中200多萬套是公房。理論推算加上參考國外相關經驗,北京市場應當有24萬套以上的交易量。然而,北京去年參加交易的只有7萬多套,房源供給嚴重不足,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過高的房價。“政府有回購的財力、物力,不如用來引導這些公房走向市場流通。”
相關法學專家表示,國家的政策不能出爾反爾,不能侵犯人們的合法權利。我們國家對私有財產權的保護來之不易,如果為了公共利益需要私權作出讓步,也必須通過法律的形式,這樣才不至於有損法律的權威,降低政府的信譽。
“一戶一房”應該解決誰的問題
陳祥福在接受採訪中反復說,“一戶一房”是原則,並不是不可以擁有兩套住房,而是要加大第二套住房的持有成本,通過各種政策及稅收讓人們感到有第二套房子“不划算”。“有兩套房子自己只住一套,這不是在拿住房作投資賺錢嗎?”陳委員對房地產投資行為表示反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