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媒文章:吳釗燮不夠“冒進”才被換掉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3-20 17:27:22  


  中評社香港3月20日電/台灣親民進黨的自由時報今天發表戰略學者王崑義的文章說,在沒有任何預期之下,“陸委會主委”吳釗燮突然被換將,在野黨對這項人事“變局”,馬上憂心未來兩岸關係可能會有“更冒進挑釁”的發展,其實這個預期反而說明了吳釗燮不夠“冒進”,才是被換掉的主因。

  文章說,陳水扁在前一任期以“一邊一國”不斷的衝撞中國大陸,兩岸關係波濤洶湧,才讓陳水扁有機會連任。但胡錦濤接班以後,採取“軟更軟、硬更硬”的作風,“陸委會”完全無法應招,讓兩岸關係軟也軟不起來,硬也硬不下去,所以兩岸關係的停滯,應該是吳釗燮擔任主委最大的失敗之處。

  文章又說,今年三月四日,陳水扁提出“四要一沒有”之後,大陸沒什麼反應,美國也蜻蜓點水式的說了兩句不痛不癢的話,這個結果看似好的,實則中國大陸不反應,才是民進黨最為憂心之處,也就是沒有中國大陸的“外力”支援,明年的大選要怎麼打?何況陳水扁也絕不願意這時候就已經變成“扁後主”,講話完全沒人聽。所以,沒有在火力上支援陳水扁“四要一沒有”的主張,應該也是吳釗燮被換掉的另一個原因。

  在這兩個原因之下,未來接班者必然要能馬上承接起執行“四要一沒有”的宣示,陳水扁也應該會選擇一個比他更敢衝撞國民黨“聯共制台”政策的主委,尤其是在中國大陸完全不理會陳水扁的態度之下,如何讓中國大陸知道陳水扁還有存在的“價值”,這才是新接任者最該具有的使命。

  文章說,有了這樣的思考,就可以理解陳水扁為何在剩下一年的任期中,還要大舉在安全、兩岸人事上重新佈局,在中國大陸不願對陳水扁伸出橄欖枝的僵持下,期待陳水扁走“和平主義”的路線,那才是一種不現實的幻想。


    相關專題: 兩岸時評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