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綠拚本土 執政黨忘了總預算 奢談發展經濟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3-21 09:57:13  


  中評社香港3月21日電/為了全力拚二○○八年“總統”選舉,民進黨毫不擔心朝野氣氛緊繃讓總預算、軍購案至今無法過關,每天盡想著搶選票,競相“比綠”。從“正名”、“拆圍牆”,連故宮組織法都要修改內文“去中國化”。 

  將朝野激烈對抗的“正名”議題置於優先,反而挪後朝野容易有共識的經濟議題,執政黨懂得什麼叫作輕重緩急嗎? 

  大搞意識形態 不分輕重緩急 

  中國時報今天分析指出,民進黨大搞意識形態,固然可在選戰中凝聚深綠基本盤的氣勢,但卻讓原本的朝野對立更顯嚴重,因中選會組織法受阻的總預算案要通過看來是雪上加霜。身為執政黨如此不負責任,綠營四大天王如何奢談臺灣發展與經濟建設? 

  最嚴重的是,目前泛藍居大多數的“立法院”生態,民進黨推動這些“正名”、“去中國化”等動作,根本都無法經由“立法院”多數同意通過,所有動作到最後都是白工,卻徒然賠掉總預算延宕,臺灣競爭力衰退的成本,後果還是由全民埋單。 

  以中正紀念堂改名為台灣民主園區為例,中正堂設置法源,是法律層級的“國立中正紀念堂組織條例”,形同是獲法律授權的機關,執政黨違法亂紀、擅自以法律沒有規定中正堂地點一定要設置在哪裡就硬改,“立法院”藍綠衝突加劇自然難以避免。 

  中華郵政改名也是如此,綠營一頭熱將舊招牌卸下改成台灣郵政,結果發現是虛晃一招,因為必須配套的郵政四法,包括:郵政法、中華郵政設置條例、郵政儲金法、簡易人壽保險法修法全數遭“立法院”杯葛,甚至弄到連原本可望通過的中華郵政預算都被凍結。 

  改名大動干戈 預算全被凍結 

  事實上,不管任何“正名”活動,不一定是法律條例,只要牽扯到命令、要點、規則、準則等方面,原則上要修改,一般當然均由行政機關送“立法院”備查通過即可,但若“立法院”執意要採實質審查,也是依法有據,更是民意機關的職權。 

  只是,民進黨在缺乏和泛藍陣營溝通的情況下,刻意大動干戈操作意識形態議題,讓總預算無法及時過關,其實是傷害了全民的利益。  


    相關專題: 兩岸時評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