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打造東北亞新基地群 兩大島鏈作戰更靈活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3-24 10:40:20  


美軍士兵在韓國坡州舉行韓美聯合軍事演習上執行巡邏任務。新華社
  據《韓國時報》3月22日報導,韓國將與美國聯合投資110億美元,在遠離朝鮮人民軍火炮射程之外的南方為2.8萬駐韓美軍修建新家,那裏將成為美軍在朝鮮半島上的“樞紐基地”。此舉不過是近年來美國打造新東北亞基地群的戰略舉措之一,目的是確保美軍有效及時地對亞太安全事務作出反應,同時避免遭到潛在對手的先發制人打擊。 

  更安全的反擊基地 

  目前,美軍在韓國駐紮了約2.8萬人的兵力,原本集中在“三八線”附近非軍事區以南、首爾以北的50公里狹窄區域內,時刻處於朝鮮遠端火炮的有效打擊範圍之內。

  在美韓政府的協調下,駐韓美軍將大本營從“三八線”附近搬遷到京畿道的平澤,那裏東連美軍烏山空軍基地,西靠韓國海軍第2艦隊司令部鎮海,是朝鮮半島上屈指可數的陸海空三軍相互聯繫配合的複合軍事地帶。駐韓美軍重新部署的費用的分攤比例還沒有最後協調好。 

  今後,駐韓美軍將形成“兩大中心,三大基地”的格局:“兩大中心”為烏山-平澤中心和大邱-釜山中心,“三大基地”分別是龍山司令部基地、漢江以北的坡州聯合訓練基地和群山空軍基地。與原有基地群相比,新佈局更方便美軍放開手腳打仗。

  根據五角大樓的安排,美軍從“三八線”轉移到平澤等“安全地帶”後,將能在朝鮮軍隊發起進攻4小時後就能予以最猛烈反擊。

  另外,新的駐韓美軍基地與機場和港口的交通線縮短了將近一半,而且運輸設施更加齊備,駐韓美軍將不再僅應付朝鮮半島事務,其角色完全可以轉變為負責處理東北亞地區糾紛、安保等問題的“地區軍”,駐韓美軍的活動半徑有可能擴大到俄羅斯遠東和中國臺灣一帶。 

  美國在亞太有三大基地群 

  冷戰結束後,美軍致力於在亞太地區構築“兩重一輕”的三大前沿基地群,“兩重”是指以日本橫須賀為中心、涵蓋從韓國至日本沖繩一線的“第一島鏈”基地群,和以關島為中心的“第二島鏈”基地群。之所以稱其為“重”,是因為美國在兩個基地群全天候部署重兵,機械化步兵師、航母戰鬥群和戰鬥機聯隊等大規模作戰單位一個都不少。“一輕”是指以新加坡為基點的東南亞基地群,之所以稱其為“輕”,是因為美軍一般只享有當地水域的無害通過權和普通基地使用權限,東南亞基地群一般作為美國艦隊巡航或年度訓練的中繼站和補給供應點,屬於“軟控制區”。 

  “9•11”事件發生後,美國認為沿著朝鮮半島,經臺灣海峽,到東南亞的西太平洋區域屬於“不穩定弧形區”,為此大幅調整海外駐軍結構,以便有效應付預防型戰爭,尤其是強化韓國、日本和關島的基地設施建設,在“第一島鏈”基地群和“第二島鏈”基地群之間形成“力量依託”。 

  在美軍新軍事戰略中,關島處於舉足輕重的地位。美國準備在未來15年內向關島注入100-150億美元,建設核潛艇基地、航母深水靠泊碼頭乃至B-2隱身轟炸機機庫,還將對關島上已有的安德森空軍基地、阿普拉人工港、阿加尼亞海軍航空兵站進行現代化改造。駐日美軍將於2014年完成重新部署,日本作為美國在西太平洋地區的情報偵察及指揮中心地位將更加清晰而專業。 

  增強基地防禦彈性 

  美軍大規模調整東北亞基地群,主要目的是三個方面: 

  首先是增強基地防禦彈性,美軍的海外軍事部署已從冷戰時期的“靠前存在”轉變為“彈性存在”,即把軍事力量放在潛在對手看得見卻夠不著的安全距離上,美軍調整韓國基地就是明證。

  其次,美國擔心基地駐在國會用法律手段約束自己的軍事行為,因此不斷將原部署在日韓的戰鬥部隊和軍事裝備轉移到本國屬地關島,保留戰略靈活性。

  第三,美國受軍費規模的限制,不再像過去那樣到處建基地,新的東北亞基地群呈現出“點少功能多”的特點,往往一個基地可供多種軍事用途,陸海空軍基地之間形成更為緊密的聯動機制,對快速反應作戰起到良好的推動作用。(來源:環球時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