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學生不堪欺辱自殺全國震驚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3-28 07:25:14  


  中評社溫哥華3月27日電/ 中、小學生欺辱同學的現象,在日本越來越嚴重,並在最近導致5名學生自殺。此事令全國感到震驚,連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也敦促校方必須採取強有力的措施。去年9月以來,在日本已經有5名學童因為遭到淩辱而自殺,其中一名12歲的小女孩在同學取笑她個子矮之後跳樓致死,另一名14歲的男孩在被同學勒索錢財之後上吊身亡。

  *問題由來已久 近年廣受關注*

  據VOA News報道,日本校園內學生受欺辱的問題由來已久。學生們為了適應集體生活承受著極大的壓力。那些被認為是不合群的孩子,經常遭到譏笑或批評,有時淩辱是殘酷無情的。近年來校園淩辱同學問題已經引發關注,尤其是最近一連串校園淩辱行為導致學童自殺的事件被披露之後。根據日本國家警察廳的數據顯示,未成年淩辱事件導致警方出面的案例,在去年竄升到20年來新高。去年因淩辱行為遭到懲誡的少年人數,比2005年躍升了41%,全日本達到460人。

  *不合群學生受欺辱*

  典型的淩辱行為,包括勒索被害者的財物及人身攻擊。當警方詢問加害者動機時,43%的加害者聲稱,他們欺侮被害人是因為被害人軟弱、不反抗,而最重要的是,被害者不合群。日本警方目前不確定是什麼原因導致淩辱案例增加。據推測,有一部份可能是因為淩辱現象引發社會高度關注,有更多的民眾願意舉報。日本社會學者及淩辱專著作家內藤朝雄表示,日本是一個講究團體的社會,維持團體的和諧高於一切,同學們很少會出面捍衛被欺侮的學生,因此,經常是整個團體在對付一個人。

  內藤說,被欺侮的學生通常是那些被多數人視為不合群的孩子,日本的教育系統教導學生,不允許孩子脫離群體、特立獨行。旁觀者不願意協助被淩辱的同學,因為他們感到必須參與施加淩辱的一方,否則將會成為下一個受害者。日本學生大都會參加高中及大學入學考試,這些入學考試決定學生的前途,而激烈的競爭以及課業壓力使得淩辱現象變本加厲,這種行為成了壓力宣泄的出口。

  *西方價值觀影響*

  內藤說,一直到過去10年間,淩辱現象才在日本成為一個道德問題。他指出,淩辱現象一直到1990年代都還被人們所接受。他說:“當我就讀高中的時候,我的老師打我的同學,我向警方報告此事,他們卻警告我,通報淩辱現象的學生最後會成為極端保守者或是極端份子。”內藤分析,西方價值觀的影響改變了日本對淩辱現象的觀念,使得淩辱現象成為一個道德問題。由於淩辱現象增加,日本政府的教育改革小組開始積極介入,政府要求學校解決淩辱現象的危機,教導學校職員不可對淩辱現象視而不見,並應就淩辱現象對學生提出警告。

  *政府官員出面呼籲*

  甚至連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也呼籲學校採取強力措施來懲罰淩辱同學者。日本教育廳長官望月正(Tadashi Mochizuki)表示,日本政府正嚴肅看待這個議題。他說:“我們絕不容許校園淩辱行為。在日本,我們承認學校存在淩辱現象的惡性迴圈。因此,我們已經與學生家長及地方社區合作,對每個學校的教育董事及教師實施防範淩辱行為的指導手冊。”望月指出,這不是個容易解決的問題。他說:“淩辱現象在現代社會更難察覺,因為孩子們向老師、家長隱瞞秘密的手法更為聰明瞭,尤其是使用手提電話及因特網以後。”

  *網路欺辱行為開始普及*

  同美國及南韓一樣,網路淩辱現象在日本開始普及。被害者收到羞辱性的電子郵件及短信,並經常在網路留言版上遭到羞辱。日東的淩辱防治社是一個由被害者家屬所組成的團體,他們要求學校及政府應該做得更多,他們最近致函文部省,信中指出,管教淩辱者並敦促政府採取行動,主要是學校的責任。淩辱防治社質疑為什麼教師似乎只訓斥淩辱,卻不採取實際行動阻止淩辱現象。研究淩辱行為的專家表示,淩辱現象增加並日趨暴力的事實,顯示下一代正在吸收這樣的資訊,那就是,虐待異己者是可以接受的。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