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擬在歐洲部署反導系統 牽動多方神經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4-03 09:34:19  


工作人員對陸基攔截彈進行調試。(資料圖)
  近來,美國試圖在波蘭和捷克建立導彈防禦系統計劃在歐洲引發激烈爭議。一些歐洲政治家認為,此舉可能導致歐洲乃至西方的分裂。冷戰後,有一種聲音認為,伊拉克戰爭把西方分成了兩半:一半是美國、英國,加上以波蘭等中東歐國家為代表的“新歐洲”陣營;另一半則是以德國和法國等西歐國家為代表的“老歐洲”陣營。 

  德國默克爾政府上臺後,改變施羅德執政時期與美國布什政府“過不去”的政策,德美關係迅速升溫,帶動歐美關係隨之“回暖”。如此背景下,美國反導計劃引發的爭議,成為歐美政治家不願看到但又不能不認真應對的難題。 

  對美國在東歐部署反導系統的舉動,俄羅斯的反應最為激烈。儘管美國聲稱此舉是防範伊朗等國,但俄堅持認為,該計劃如同北約東擴,矛頭實際是指向俄羅斯,俄斷然不能接受。對德國而言,外交政策必須既“親美”,也兼顧與俄關係。當初,德國最早提出北約東擴應顧及俄的反應,此次德國也主張在北約層面就美反導計劃進行討論,以消除俄方的疑慮。 

  美國在東歐部署反導系統究竟針對誰?冷戰時期制定“新東方政策”的德國著名政治家埃貢•巴爾日前在接受德國電視臺專訪時說:就目前而言,美反導計劃對俄沒有威脅,但是以後呢?言下之意還是針對俄羅斯的。他同時指出:還必須清楚的是,對於該計劃,北約以及歐洲各國只能“討論”,“決定權”只在美國與波蘭、捷克手中。 

  美國的反導計劃,的確牽動了多方神經,而對歐美關係的影響,仍需放在冷戰後歐美關係發展總體態勢中來觀察。 

  一方面,冷戰後,歐美裂痕擴大,特別是伊戰使歐美齟齬達到頂點,而新加入北約和歐盟的中東歐國家成了美國新的“鐵杆”盟友,在北約和歐盟內部與“老歐洲”唱起了對臺戲。但是,近來歐美關係的逐步“回暖”也表明,歐美聯盟固然因伊戰受損,不似冷戰時期那般牢固,但總體而言並未破裂,所謂“兩個西方”的論點過分強調歐美矛盾,似乎站不住腳。 

  另一方面,近來歐美關係的“回暖”,是雙方利益驅動使然。美國意識到,要想繼續在世界上維護其“霸主”地位,歐洲依然是最應倚重的力量,“新歐洲”無法替代“老歐洲”。而“老歐洲”國家要想使歐洲在世界上發出強有力的聲音,也離不開與美國的跨大西洋傳統友情的支持。在歐美關係“回暖”的過程中,圍繞美反導計劃的分歧表明,歐美關係無論如何升溫終究掩蓋不了其內在裂痕,這些矛盾集中體現在利益關係、世界格局構想、戰爭與和平理念等眾多方面。因此,過分強調歐美關係升溫而忽視雙方的固有矛盾,也不可取。 

  總體來看,冷戰後,歐美關係依然可以用“合而不從,爭而不破”來概括,即歐洲與美國合作但絕不盲從美國,歐洲與美國爭執但雙方聯盟關係不會破裂。在這個大框架下,也就不難得出一個結論:美國反導計劃不會導致歐美分裂,但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延緩歐美關係“回暖”的步伐。 (來源:人民日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